高教发展与研究动态2013年第1期(总第12期)

信息类别: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14-04-08 16:05:10 点击数:

                                                                           
                                                                            

 

高教发展与研究动态

 

第1期(总第12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主办                        2013年4月5日


● 政策导读                      

☆创新管理机制 优化专业结构——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谈普通高校

本科专业新《目录》和新《规定》…………………………………………………………1

● 名校理念                      

☆普林斯顿大学校训: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6

● 名家之言                      

☆大学本科教育与国外差距不大……………………………………………………………8

● 研究专题                       

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17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路径分析…………………………………………………………21

● 他山之石                     

服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26

──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恰当定位与可持续发展……………………………………………30

──六盘水师范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思考



政策导读

创新管理机制 优化专业结构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谈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新《目录》和新《规定》

唐景莉[1]

 

专业建设是本科教育的龙头,是改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近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目录》和新《规定》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行动,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由此,将带来新一轮的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有力推动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内涵发展。

  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

  问:《目录》和《规定》的修订工作自20103月起,历时两年多完成。能否介绍一下修订工作的基本情况?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修订工作在教育部党组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方针下,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以17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13个工作组为主导,深入论证,反复研讨,并三次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汇聚各方智慧并最终取得基本共识。

  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修订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关系到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和协调,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因此,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基本保证。

  专业目录是高校设置专业的重要依据,是国家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面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时期。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对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二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挑战。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设置模式,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四是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亟待深化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改革。这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形成高校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形成政府部门对专业设置有效宏观管理、质量监督和支持服务的运行机制。

  因此,组织开展《目录》和《规定》修订,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专业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使之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新目录体系促进专业结构优化

  问: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具体修订工作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些要求是《目录》和《规定》修订工作的基本依据。

  具体修订工作主要遵循了五条原则。

  一是主动适应,优化结构。通过建构新的目录体系促进专业结构优化,促进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优化,推动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二是遵循规律,科学规范。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口径要宽窄适宜,专业名称和内涵要科学规范,并充分考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

  三是简政放权,动态调整。探索建立高校享有更多自主权且有效自律、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形成专业设置能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运行机制。

  四是重在建设,强化监督。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办法,通过建立专业质量标准,加强新设专业的监测评估等方式,引导高校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新设专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是中国特色,借鉴国际。修订工作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又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专业设置理念和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兼顾基础性与职业性,兼顾指导性与灵活性的专业设置和管理方式。

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构成新《目录》

  问:新《目录》和新《规定》有哪些新特点?是否可以说,新《目录》最大的变化是构建了新的目录体系?

  答: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352种基本专业、154种特设专业(目前)构成。新《目录》最大的变化是构建了新的目录体系。新《目录》由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组成。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这是新《目录》与前三版《目录》只有单一性质专业最大的区别。

  新《目录》和新《规定》的新特点还有:

  一是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新《目录》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专业,加强改善民生等相关专业,统筹考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专业,列入了近年来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新需求设置的154种专业;撤销了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年未招生的专业;超前部署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重视发展了一批应用性强、满足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的新专业。

  二是更加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要求。新《目录》按照以宽为主、宽窄兼顾的原则,合理确定专业口径,既有满足综合性大学培养宽专业、厚基础人才的宽口径专业,也有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更好地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的新需要。

  三是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通过合并、拆分、撤销等方式,新《目录》的专业学科内涵更加清晰,较好地反映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面向。此外,学科门类与研究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学科门类相一致,专业类与其一级学科基本对应,较好地实现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上的有机衔接。

  四是形成了既统一稳定又相对开放的专业目录体系。对新《目录》中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实行两种管理方式。其中,基本专业每五年调整一次,相对稳定;特设专业处于动态,每年向社会公布,实现了本科专业目录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结合,既保证了专业系统的完整统一,又有利于学校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为高校根据办学需要适时调整专业提供了机制保障。

  五是高校设置专业自主权进一步落实。新《目录》落实和扩大了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确立了高校自主设置专业的主体地位。高校可以根据新《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也可以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在这两个层面上都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使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在专业设置上有了实质性进展。

  六是形成专业设置宏观监管新机制。其一,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实行高校设置专业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其二,突出专家组织作用,建立了高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三级专业设置专家评议和监督组织;其三,重视新设专业的质量监督,规定对新设专业进行年度检查、发布新专业建设年度质量报告,建立对办学质量低下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暂停招生等退出机制;其四,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对于过度设置和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需要的专业实施国家调控。

着重处理了四个老大难问题

  问:新《目录》和新《规定》在修订过程中有哪些创新点?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专业目录的修订,每次修订工作,特别是1998年版《目录》修订工作,积极反映当时的历史特征和时代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我们这次修订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此次的修订工作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与前三次相比较,本次修订工作的新目标是:着力于建立起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指导性、开放性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管理新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系统考虑,特别着重把握、处理了历次修订工作中都面临的四个老大难问题。

  第一,统筹兼顾好本科专业口径的关系。针对当今及未来较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对多种类型的人才需求,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样化人才培养要求,在专业目录的构建上坚持以宽为主、宽窄并存的原则,既设有适用于培养厚基础、强素质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人才需要的宽口径专业,也设有适用于培养重实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的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形成了一个既满足社会各类人才需求,又适合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既分类又统一的专业目录体系。

  第二,统筹兼顾好本科专业目录稳态动态的关系。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既要保持相对稳定,也要主动适应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修订工作坚持基本稳定、稳中有变的原则,建立起基本专业每五年调整一次和特殊专业每年公布动态变化的机制,实现了稳态动态相结合。

  第三,统筹兼顾好放权与加强监管的关系。新《目录》在落实与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同时,根据一放就乱的历史现象,也充分重视了放权之后的监管,采取了一扩二减三加强的措施,即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数量;加强信息服务与公开、加强专家组织的作用、加强新设专业的质量管理及政府和社会对高校专业设置质量的有效监督。

  第四,统筹兼顾好增设专业与建设专业的关系。新《目录》和新《规定》为高校自主增设新专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宽松的渠道,同时也在制度设计上积极引导高校更加重视专业建设,通过多种措施,促进高校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新一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问:当前怎样以实施新《目录》和新《规定》为契机,做好新旧专业的对应调整,并深化教学改革?

  答:高等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以新《目录》和新《规定》颁布为契机,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本科专业调整工作。各高校要依据新《目录》和新《规定》,做好学校新旧专业的对应调整,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重新审视本校的专业设置及规划,做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发展需要、更加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发挥优势,办出水平。

  二是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国家制定各专业类质量标准;相关行业部门制定有关的专业建设标准;各高校要根据上述标准和学校办学定位,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三是建立新型的专业管理方式。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要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方式,从重审批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重指导和强服务的间接管理。加快建立政府网络服务平台,实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的信息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组织有关专家或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引导各高校按照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需要,有特色、高质量地设置本科专业,提高办学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专业评估监督体系。一是高校要强化专业质量自我评估意识,建立校内本科专业建设自我评价机制,健全校内专业建设质量保障制度。二是积极开展本科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国家和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进行质量认证和评估,在工程、医学等领域,加快实施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推动建立本科专业建设质量报告制度。三是建立政府、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专业质量的监督、评价机制,根据学校专业的社会声誉、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等,形成高校专业建设监督监测体系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转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12日)

 

 

                          

 

 

 

 

 

 

 

 


名校理念

普林斯顿大学校训: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普林斯顿大学(英语:Princeton University),又译普林斯敦大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春藤盟校

之一。学校于1746年在新泽西州伊丽莎白镇创立,是美国殖民时期第四所成立的高等教育学院,当时名为“新泽西学院”,1747年迁至新泽西州,1756年迁至普林斯顿,并于1896年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Princeton in the Nation’s Service)是曾任美国总统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校长威尔逊在该校150周年校庆时所做的演讲题目,随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在庆祝250周年校庆的1996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内涵有了更宏大的伸延:普林斯顿不仅“为国家服务”,而且“为世界服务”( Princeton: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

为使学生具备“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品格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于1893年开始引入“诚信”制度。每个学生都必须遵守被称为“荣誉规章”(“Honor Code”)的学术诚信的政策。这条规定需要学生写一份书面保证,保证对所有的书面作业既没有剽窃也没有违反其他道德规范。写下这份保证表示签署的学生已经理解这条政策的“双向责任”:自己绝对遵守,也向校方报告任何其他学生违反这条政策的现象。学生们在每一次考试都被要求写下“我以我的人格保证我没有在这次考试中违反荣誉规章”的誓言。因为“荣誉规章”的存在,普林斯顿的考试没有校职工监考。违反“荣誉规章”的学生会遭到最强烈的处分,包括短暂的禁闭以及经常性的开除。可喜的是,尽管无人监考,处分并不经常被使用。

在教学管理上,普林斯顿大学要求非常严格,很少变通。学生们不在普林斯顿大学上的课程,除非经过特殊许可,一般不给学分;校方也不鼓励学生们离校去国外留学或去美国别的学校进修。此外,学生们在三年级要在一名教授指导下写“三年级论文”,四年级学生还要写作“毕业论文”。 正是这种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风,让莘莘学子受益匪浅,同时也使得普林斯顿大学一直是学者、科学家、作家、政治家成材的摇篮。詹姆斯·麦迪逊和伍德罗·威尔逊就是普林斯顿毕业的美国总统。

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人数不多,目前在校本科生约45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约1800名,但它的师资不亚于全美任何一所一流大学:目前教授中有7位诺贝尔奖得主,22位麦克阿瑟学者奖获得者。历史上普林斯顿大学校友中有31位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位。1998年,普林斯顿教授、华裔科学家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奖。华罗庚、姜伯驹、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都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院研究员。1998年,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将普林斯顿与哈佛的本科教育并列为美国之首。

普林斯顿大学之所以能够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它一直坚持自身的优势——基础研究,不贪大求全,只求精细。二战后一度被称为世界“数学之都”的普林斯顿大学,迄今仍保持着这一名望。1998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攻克了跨越四个世纪的数学难题“费尔马大定理”,成为震惊数学界的一大新闻。物理学研究也处于一流水平,这两大基础学科的优势渗透到大学的各个院系,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骄傲。

 

 

 

 

 

 

编者寄语:

普利斯顿大学作为全世界知名大学之一,其培养的学生是“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其中的“为世界服务”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众所周知,教学、科研、服务已成为当代高校的三大职能。而高等学校开展国际合作这一新职能,早在1996年就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已明确提出:“大学聚集了与知识的发展和传播结合的所有传统职能:研究;革新;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最近几年变的越来越重要的另一项职能即国际合作,亦应增加到这些职能之中。”“大学被赋予四种社会职能:①培养学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②提供适合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的高度专业化的培训;③向全民开放,以满足广义的终生教育的各个方面的需要;④国际合作。”其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来社会发展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社会的 “轴心机构”的大学,对于解决人类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种种矛盾负有特别的使命。在智力资源作为发展因素与物质资源相比将越来越占优势的未来社会,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保管者、创造者的大学的重要性将会日趋增加。国际合作势必将成为高等学校的新职能,即包括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更细化来说又主要包含了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协助等。

 

 

 

 

 

 


名家之言

大学本科教育与国外差距不大

戴元本[2]

 

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这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在深化教育改革之前,仍需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的教育水平。

批评者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有时会言辞偏激,进而影响到学生和家长的信心。在这方面,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值得关注。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大量增加和低龄化,大批学生出国读大学本科和中学。与往年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大多成绩不甚好不同,这些年选择出国的高中生很多是学校的佼佼者。这些留学生的家长有1/3是工薪阶层,并不都是富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流失严重,留学生人数到2008年已有140万,其中70%以上没有回来,尤其是在国外获得成功的人回国的比例更小。现在留学生趋于低龄化,他们和祖国文化的联系更弱,融入外国文化的程度更深,使人担心他们将来回国的可能性会更小。

  对一个还在科技和经济上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人才流失或许是难以避免的。归国留学生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出国留学还要继续。理想的情况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人才的流失趋于减少。

  改革开放的前期,我国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少,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工资偏低,加上长期封闭以后很多人都想出国看看,当时出现大量人才外流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国内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优秀人才的外流反而更加严重,那么,我们能否在科技上赶上先进国家就更加值得忧虑了。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和舆论需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从根本上说,减少人才流失必须增强民族凝聚力,我国教育也应当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枉自菲薄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中国中学生教育的优势

  即使不考虑人才流失的影响,单纯从学生的角度看,出国留学就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吗?在许多情况下未必如此,这是笔者想说的。

  我国的教育与西方有差距,但笔者仍认为还是各有长短,需要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学校也吸收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我国中小学教育水平总体上并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中小学生相比,中国的中小学生在数学和科学上程度更好一些。现在国外一些名校直接到我国录取中学毕业生,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我国中学可以培养出优秀学生。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1年公布了测试结果。在这项由15岁学生参加的测试中,上海学生在科学、阅读和数学三项成绩上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个结果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学生只会考试”来否定。这项测试不同于通常的学校考试,题目是跨课程的,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也需要创造性。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很好。

  许多国家都很重视这项测试的结果。由于美国学生成绩不佳,奥巴马特别发表了讲话,说美国教育需要改革,否则会被中国和印度超过。他们也的确采取了一些措施。美国的小学和初中课堂传授的知识和方法比较少,课后为巩固所学的知识所做的作业也比较少。这个弱点不可能不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

笔者当然同意,虽然平均成绩不好,美国教育能培养出优秀学生。他们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例如美国高中有选修课程,优秀学生可以从中受益。美国学校的课外作业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来完成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总的来说,美国教育方式的效果因人而异,进入大学以后,有的人有较好的创造力,有的人则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华人进入国外大学不轻松

  诚然,我国的中小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西方国家多是上海学生测试成绩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矛盾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增加学生的作业和课时,家长为子女能进好的学校而让他们参加各种校外学习班,对学生的体质和个人兴趣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社会心态问题。从家长的角度说,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取舍,不要给子女过多的干预和压力才是明智的选择。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出国学习就可以避免的,在美国的华人同样要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新移民,他们有为子女争取好的机会的压力。

  美国的高中学生学习负担也比较重。他们虽然没有中国学生那样的高考重负,但是美国大学的录取不但要看SAT的分数,还要看学生在校时的成绩,每次考试和作业的成绩都要计入,学习一刻也不能放松。此外有各种竞赛的成绩,有大学程度的选修课,还有校外社会活动的表现,这些在大学录取时都是会考虑的,相当于我国的“加分”。

对此,美国的家长大多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因此没有造成大的问题。因为亚裔学生成绩好的较多,大学录取通常会把亚裔和其他族群分开来考虑。笔者知道美国某些在当地排名靠前的中学的情况,那里的亚裔学生,特别是华人,为争取进入好的大学非常辛苦,学生开夜车到深夜一两点是经常的事,学习负担之重超过国内的高中生。那么,不争取进入好的大学是否也能在美国接受到比国内更好的教育呢?下文会涉及这个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与国外差距不大

  关于我国的大学教育,受到批评最多的是不能培养出顶尖的杰出人才或所谓大师。我国在这方面与西方最先进国家的确存在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和新技术的研究上,它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学者的阶段。顶尖的杰出人才的产生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环境。

  近10年来我国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发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文章越来越多,近两年间引用数居各学科顶尖的文章,有不少出自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

  就大学本科教育而言,笔者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西方先进国家的优秀学生在创造力上受到较好的培养。这方面值得我们的学校借鉴。但是西方不同的大学在教育水平和学生素质上也是参差不齐的,不能一概而论。

  我国的优秀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和很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大学生课程负担不重,保持了好奇心的学生会自学参考书和思考问题,他们之间也会有深入的讨论。在到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环境中以后,他们中的一些人能够较快地学会如何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并且解决它。虽然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上还要做许多工作,我国的本科毕业生在高水平的学术环境中还是有竞争力的。

  解放以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就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获得诺贝尔奖,此外还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如钱学森、华罗庚、陈省身、吴健雄等。至于解放以后的毕业生,我们可以看以下几个数据。

汤姆逊路透发表了材料学和化学领域科学家过去10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数的排行榜,化学领域前100名中有11位是我国大学毕业生;材料科学的前100名中有15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统计的意义来说,以上结果无疑说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这些领域成绩不错。

考普斯总统奖是统计学界对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的奖项,被认为与纯粹数学界的菲尔茨奖相似。在2000年以后这个奖项的11位得奖人中有4位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有5位是解放以后在我国完成本科教育的。

  笔者作了一个不完整的调查,在2002年及以后当选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1987年及以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有61人,其中有5位中国大陆留学生,约占8%;2001年当选的院士查明的获得博士学位的年度都早于1987年。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情况大致相似,其总人数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差不多,每年选出60多位,有6位是一九四九年后在中国大陆大学本科毕业的。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在1987至1995年取得自然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所占的比例估计不会超过8%。应当如何评估这些数据还可以继续讨论,但这些数据至少说明中国留学生的表现不错,并不是在中国读大学本科就没有科学的创造力。这些比较年轻的美国院士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本科生。我国的大学现在肯定比那个时期有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一个常被提出的质疑是,一九四九年后我国大陆本科毕业生中至今未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虽然诺贝尔奖的得奖工作许多完成于得奖人年轻的时候,但是这些工作的价值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除了在某类科学突飞猛进的时期以外,年轻人的机会仍然较小。至今诺贝尔四项科学奖获奖人中,1987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的只有7位。因此,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不能证明中国大学毕业生没有创造力。

西方发达国家是有优质教育,但不是只要出国就能享受到比国内更好的教育。如果是为了得到优质教育,送子女出国读中学一般不比在国内学习好。至于大学本科,如果能到国外大学名校学习是好的机会,否则不见得会比在国内学习成长得更好。如果一味追求出国,甚至差的学校也去,前途并不乐观。出国留学一般还是读研究生为好。优秀学生在国内读研究生然后再出国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也是有机会取得高成就的。

 

 

                     (转摘自/a/20120119/293134.html)

 

 

 

 

编者寄语:

关于在国内接受本科教育还是去国外接受本科教育的问题,编者认为单方面去判别哪个更好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只能去判别个人究竟是更适合哪种:第一,除非学生成绩足够好,能有把握考上国外的一流学校,否则不去国外读本科。在国外读二流学校的本科,不如上国内的二流学校。因为读境外二流学校费用比国内高,在当地就业也比较困难,回国就业还可能受歧视(备注:国内大多数人对国外二流大学的名字不如对国内二流大学的名字熟悉)第二,国内外的本科上课方式存在差异。国内大学的上课方式一般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而在国外,老师非常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大家调动自己的思维去讨论问题,要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且经常会有大的作业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团队去完成,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自我要求很高,需要他们具备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能力,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包容、尊重、合作等职业精神。因此自觉性差的学生可能比较难适应这种授课方式。

 

 

 

 

 

  

   


研究专题

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

傅大友[3]

 

    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要紧紧抓住三个“关键词”做文章,那就是“新建期”、“应用型”和“地方性”。    

    一、新建期——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   

    “新建期”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有概念。它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特定含义:在表象层面上,它更多地指向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时间维度,相比于老牌本科院校,他们是新建的。在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中,大家约定俗成地将“新建”作为标签,以示与老牌本科院校的区别;而在内质层面上,它则是指向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在其“新建期”要做好转型选择并完成转型。两者相比较,后者更为重要。   

    新建本科院校要达到国家规定、社会认可的本科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需要一个建设过程或周期。这是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开好头、起好步、走正路的重要问题。“转型”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共性层面的转型,即实现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这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选择,是学校办学层次提高所带来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内涵升本”,解决的是“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问题”;二是个性层面的转型,即学校在实施共性层面转型的过程中,基于办学定位,进行独具特色的相关转型。相比于共性层面的选择,个性层面的转型选择较为复杂,它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解决的是在办好合格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如何把学校建设得更好”。因此,在“新建期”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确定新的发展起点——将办学自觉地纳入本科教育的发展轨道;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必须建设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选择新的发展路径——需要突出自身特色,走特色名校之路。   

    常熟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基于对经济、社会、教育转型的认识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新建本科院校特点与学校特定校情的分析,在2004年升本之后,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两个转型”,即“从专科办学层次到本科办学层次的转型,从以教师教育学科为主到以理工应用学科为主的转型”,并将推动和完成“两个转型”作为学校在“新建期”重中之重的任务。根据“两个转型”的要求,学校提出了新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方案,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色,初步显现了在实践层面、认识层面上学校转型发展的成效。   

    升本之后,学校扎实推进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型。高度重视干部教师的观念转变与提升,多次邀请教育部门和兄弟高校的专家来校做报告,组织到兄弟高校学习考察,组织全校干部教师开展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本科意识的大学习、大讨论。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规范建设。学校从2006至2008连续三年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每年一个主题,递次推进。通过三年教学质量年活动,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完善了校、院二级教学督导制度,构建并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构建了具有应用型本科教学特点的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同时,学校努力实施从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为主到以理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的转型。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办学定位: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构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学科与专业格局,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大力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定位将“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办学定位的核心内容。升本以来,学校为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始终坚持“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在其引导下,调整专业布局、确定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初步构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专业布局基本到位,已经建成以理工为主,覆盖多学科门类的41个本科专业,新增专业体现了应用性,与地方主导产业匹配度高。目前初步形成了机电工程、光电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管理工程和材料工程等六大应用学科专业群,共有33个理、工、管理学应用学科专业,2009年应用学科专业在校生的比例达到80%,初步实现了由教师教育学科为主向理工应用学科为主转型。由于学校牢牢把握“新建期”这一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学校于2007年、2009年分别顺利通过江苏省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   

    二、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内在特质   

    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求这类应用型人才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且将理论转化为应用,既有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又具有应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上不能简单处理,不能在专科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做简单修补,也不能照搬其他综合性大学的成熟体系,否则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反映,更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载体,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新建本科院校要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整体要求出发,充分借鉴传统学科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长处,建立以应用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常熟理工学院在升本后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过三次大调整,逐步推进两个优化,即培养体系结构优化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培养体系结构优化方面,在横向结构上,以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为主线,构建起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纵向结构上,按照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起“平台+模块”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方面,避免将课程完全当作学科知识体系的集合体,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整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明确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性质以及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进行课程的重组与优化。   

    多样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构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必须寻找到与之相配套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体系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体系具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从而决定其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途径。新建本科院校要改革教学模式,就必须要提倡基于能力导向的理论教学,基于综合技能与创新导向的实践教学,基于素质导向的开放教育。基于此,常熟理工学院主动走近企业,与企业合作,拓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形成了多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课程体系,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二是“订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三是“整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依托相关专业建立二级学院;四是“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政府、国际知名企业合作,设置课程体系,共同打造职业训练平台,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五是“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设计培养方案,采用"3+1”模式,学生三年时间在校内学习,一年时间到企业进行项目训练、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预就业。这些模式的探索让我们的培养模式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相应的培养模式,也可以是这些模式的组合等。从初步实践情况看,合作项目受到企业和学生的充分肯定,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所有实验项目参与学生实现了100%就业。   

    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支撑。一要通过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二要具备一支由行业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根据转型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改变师资队伍原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业界背景和教学模式,把努力打造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根据与社会、企业共同建设师资队伍的发展策略,学校选择“三种途径”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柔性”和“刚性”相结合,聘用业界人员充实学校教师队伍;二是以“双百工程”为抓手,即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下企业,选派教师去业界锻炼,培养现有教师的职业素质;三是与业界共同承担“实战项目”,通过合作研发锻炼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性——转型发展的服务面向   

    新建本科院校所在地大多数为地级市,国家赋予新建本科院校的使命就是以所在地区为服务重点,适当辐射周边地区城市,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属性为地方性。地方性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中的使命和价值,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紧扣地方性这一服务面向属性,更多地关注与研究其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办学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   

    首先,地方性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途径。新建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它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校地互动”战略,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在校地互动中调整专业布局、优化培养方案、拓展培养途径、建设师资队伍、构建实践平台和创新就业机制,促使学校形成具有个性的人才培养特色。   

    其次,地方性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学科建设方向。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创办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能够为社会提供适应区域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及为区域社会提供社会服务,主要取决于它设置的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契合度。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以学科发展为依据,更要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要体现对地方经济的支撑性,注重群落结构,要优先设置与高新技术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专业是否有学科支撑是本科区别于专科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体现专业的学科支撑性。因此,新建应用型院校办学理念是以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支撑和保障。   

    再次,地方性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方向与重心。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宗旨和最重要的服务领域,从而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除人才培养外,提供科学研究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途径。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聚集、科研能力强的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或科技创新,助推地区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要熟知地方产业框架和产业经济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提供科技服务和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学校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生产力。如:与企业合作创办技术研发机构或中心;通过技术指导、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通过高科技园区、产学联合体、合作办学等提供科技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带动促进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科技平台建设。   

    常熟理工学院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与苏州、常熟地方传统产业保持紧密联系,主动跟踪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产业在互动中增进和谐,在和谐中强化互动。学校成立了有政府、行业、企业各界人士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地方社会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以此作为调整改造原有专业、设置申报新专业以及专业建设的依据。学校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办学。一类是以政府经费投入为主的合作平台。如:江苏省纺织机械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海藻遗传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水生动物防疫实验室等。另一类是以企业为主搭建的实践平台。如:工厂供电实验室、核磁共振实验室、长江特色水产培育繁殖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银机电研究所等。还有一类是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如:学校与美国上市企业阿特斯共建的江苏首家“光伏科技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江苏首家“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再如2009年学校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共建“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与微软中国公司合作建立的“微软IT学院”等。这些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引进了社会资源,通过资源共享,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借助平台,让教师有机会获得科研项目,或有机会参与技术服务和共同研发,从而得到培训提高;同时,这些平台的建设,增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使学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转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2期)

 

 

 

 

编者寄语:

我国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快速扩张、布局结构重新调整,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到2012年4月底,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达到313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844所)比例首次超过1/3,达到37.1%。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学层次的提升使新建本科院校在获得本科教育办学许可,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乃至生存的压力,即进入本科院校行列后,新建本科院校不仅面临着同类本科院校的激烈竞争,而且受到老牌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前后夹击。同时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期,高校适龄入学人口增长趋缓及走低,高校毕业生的供给过剩矛盾加大,以及高等教育高速扩张带来的资源闲置等因素必然会给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新建本科院校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认真思考如何在高等教育发展大格局中谋求立足之地与发展空间的重要命题。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化变革中,新建本科院校总体来说主要面临着“两个转型”:一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面临着从专科层次办学向本科层次办学的转型;二是在学校发展方向或类型上,面临着从原有传统办学形态(职业型、岗位型)向新的办学形态(应用型)的转型。新建本科院校能否自觉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转型发展问题,并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生态合理定位,在实践中解决好转型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这类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两个转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起点、是中心、也是根本。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导致科研重心向应用研究倾斜、教育过程重视产学研结合、学校职能拓展出(通过应用型人才和应用研究)服务社会(地方和行业企业)、学校发展方式注重与地方互动。而上述的每一种变革都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做出相应的各种改革,最终导致学校整体性的变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

罗家英 王鲁克[4]

 

摘 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一支有生力量,明确发展策略是其顺利前行,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内涵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历程(略)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策略

  策略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前提。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结果。目标是前进方向,是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对高校基本分类标准的研究成果,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与发展态势,我们认为,这类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决不能盲目地拔高,贪大求全,它们应以实施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既不能走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发展的道路,也不能走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发展模式,而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本地域的特点,遵循高等学校发展规律,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提出符合本校科学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例如,济宁学院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提出了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即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为初步发展,具体目标是学校在升本后5-6年内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达到国家认可的基本办学水平和基本教育质量,成为合格本科院校,基本实现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这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完成“转型”,即完成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由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主向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专业并存,以文、理、工等专业为主的转型。第二步是稳步提高,具体目标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与其他高校联合开办研究生教育,联合举办专业硕士教育,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评估,创办研究生教育。第三步是全面提升,具体目标是经过20年或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优势学科专业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院校。

  策略二:内涵发展是学校转型期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升本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尚处于“旧辙已破,新轨未立”的阶段,又称“转型期”。学校如何尽快完成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成为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实施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内涵发展已成为新一轮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其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类学校应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各项指标为参考坐标,积极地、主动地、全面地贯彻落实各项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内涵升本。实践已证明,教学评估是对学校领导办学和组织教学的效能,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思路,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设备的效用,学校教学运行机制的效率,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学校办学传统与特色等方面的总评价,是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地位和发展前途性命攸关的验证,是加快学校规范管理,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助力器,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类学校应将近期工作目标锁定在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抓死抓牢,在“转型期”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尽快实现转轨,实现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步入本科办学的正确轨道。

  策略三:错位发展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明智之举。

  在全国740所(现为844所——编者注)本科院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个弱势群体,它们既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显得底蕴不足,又在办学基础与条件、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优势与特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且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这类学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呢?我们认为,这类学校应正视历史,找准位置,结合校情,发挥优势,立足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主战场,研究竞争的技巧与策略,另辟蹊径,坚持走错位发展之路。

  错位发展是指竞争主体根据自身的条件,摆正位置,扬长避短,有意识地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谋求快速发展。它是一种求异思维,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困境或培育优势。众所周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世界最著名,且又最小的高校,它之所以能在国际高校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多年始终坚持别的大学能做的,他们不做的办学思想,即坚持走错位发展的道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借鉴其错位发展的策略,树立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理念,积极培育错位发展的主体,科学搭建错位发展的平台,有力推进错位发展的项目,通过不同的发展路径,开拓本科教育的新思路,创造本科教育的新局面,形成本科教育的新特色,走出一条符合各自学校发展的正确道路。

  策略四:特色发展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措施之一: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理念,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设置这类学校的初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必须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走、引、给”的意识,主动与地方建立密切联系,贴近地方,服务地方,以地方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当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类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参差不齐,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优势不明显,在一定时期内,其服务地方的主要优势领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与文化支撑。为此,这类学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和区域文化资源规划其学科和专业建设,培育优势学科,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应用研究,不断为地方提供更多科技成果,调整专业设置,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源源不断地为地方输送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唯有如此,这类学校才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互动,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措施之二:找准服务切入点,开展区域经济文化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在地域均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及特殊产业,它们应根据本地域的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例如,济宁学院地处“东方圣城”曲阜,根植孔孟之乡,沐浴儒家文化之风,学校依托曲阜办学的地缘优势以及对传统文化研究的优势,不断提升儒家文化研究层次,为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和“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供支持和帮助,积极参与济宁建设“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提升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研究的层次,形成文化品牌,形成特色,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措施之三: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引领地方基础教育。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多数学校其前身均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专业是它们的优势与特色,在多年的办学中,这类学校在教师教育方面均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始终引领着地方基础教育,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广泛赞誉。因此,这类学校升本后,不能因名称的改变、专业的调整而忽视自身的历史沿革,盲目放弃或削弱教师教育专业,否则,必将得不偿失,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我们认为,这类学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应把培养教师视为己任,视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视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要发挥其优势,做优做强教师教育专业,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基础教育研究,把握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要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务实敬业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培养质量,鼓励和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为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总之,这类学校应积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勇敢担当起引领地方教师教育的历史重任。

  措施之四:为地方培养大批高素质、有专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人才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使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为社会培养什么人才呢?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更高层次教育的生源选拔,而是为了满足社会“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因此,我们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有专长,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类学校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教育教学方向,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为地方培养大批既全面发展,又彰显个性,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创新精神,既有能力、有朝气、素质高、有专长,又有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只有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出特色,才能为其发展赢得生存空间、发展机遇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才能使学校的特色建设与科学发展具有真正的价值。

 

 

                                          (转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

 

 

 

 

编者寄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指20世纪末以来,为顺应国家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实施大众化教育的需要,由专科学校通过合并重组升格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普通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本科院校行列中新崛起的一支实施大众教育的有生力量,相当程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转型的深刻变革。这类院校如何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教育都必须要有定位清晰的发展策略,这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反映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要求,是教育思想的结晶。发展策略在其形成和诉诸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体现为学校的一种宏观的教育预期和标准,而且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成为学校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等。如果把全国的高校视为庞大的舰队,那么在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之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能算是‘快艇’。尽管有大小之分,但在舰队的序列中各有风姿,缺一不可。为此,新建本科院校不能跟在重点大学后面亦步亦趋,首先应以建成合格本科院校为目标,找准自身定位,合理定位是关键。为此,学校的发展策略尤为重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正视历史,找准位置,结合校情,发挥优势,科学谋划,研究发展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路径分析

马宁奇[5]

 

摘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日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诸多要求,此类院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办学特色;改善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支持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路径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略)

第一,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影响办学质量。

第二,忽视自身专业特色,浪费教育资源。

第三,缺乏创新培养模式,脱离区域需求。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新路径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发展战略

作为大学精神的结晶,办学理念反映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主导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的制订,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办学理念。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是以培养人为核心任务的一种社会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相应层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 科学合理的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和类型, 其前提要深刻认识自身的特征、地位和功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应用型人

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同时也是该地区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心。因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立足本地, 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良性互动。

第二, 树立服务区域的职能观。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牢固树立“以区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设置、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特点,学校的发展目标也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这种依托区域发展,以满足地方建设需要的自我定位,为更好的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校和区域的相互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树立特色化的教育质量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培养适合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一最终目标指向内在的规定了不同地域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应有之义。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特色,培养适合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从而彰显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上,最终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具体而言,科学发展就是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盲目跟风,从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出发,规划合理的发展速度,掌握发展节奏,理清发展顺序,从规模的扩张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再到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最终实现办学层次新的飞跃。使跨越式发展与循序渐进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要立足地方,脚踏实地,取得办学实绩,也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准确把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科学预测所在地区发展前景。和谐发展就是在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注意统筹校内与校外环境,使内外和谐;统筹学校内部各种因素、各个部门,使内部和谐;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使现实性与前瞻性相和谐;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这项工作必须以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各项指标。

第二,积极采取引进、外聘等方式引入新的师资力量,增加师资队伍活力。尤其是对于学科和专业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举的原则,吸引他们前来“安家落户”。

第三,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一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二是优先安排学术梯队中的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选送他们到国内重点大学和国外学校参加访学进修,帮助他们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三是安排高学历、高职称和高素质的教师作青年教师的“导师”,通过“传、帮、带”,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四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青年教师进行超常规培养和使用,如:建设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支持他们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在职称评定方面,按学科梯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论资排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其中包括分配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聘任制度等,践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使广大教职员工找到归属感,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和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促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剧增的实际情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人才培养朝着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发展。因此,不仅要注重培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培养人才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培养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其具有足够的发展后劲,也要培养人才适应行业需要,使其具有较强的扎根基层的实践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这里所提倡的“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质内涵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为广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上,首先,学校可以到当地企业单位实地调查其用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其次,学校可以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指导下,通过横向比较找出本校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的优劣势所在,通过纵向比较找出本校历届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据此确定各专业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向度构建课程体系。再次,建立专业平台课程和公共平台课程交融的综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要正确处理确保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之间的关系。既有保证实现基本规格的必修课,又有大量可供选择的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选修课。

4.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办学特色

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走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创新的特色办学之路是其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打造特色专业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办学传统是历史赋予新建本科院校的独有资源,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要以此为生长点,开创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发展新路径。第一,可以借鉴国内外诸多知名大学的特色培育经验;第二,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有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实力强的高职高专通过合并、重组而成,其在升格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办学特色,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办学历史中积淀、培育的个性和优势,从中提炼特色;第三,应该着眼于地方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物产资源,从中寻找打造特色的切入点。第四,产学研相结合,凸显本校的专业特色。特色学科和专业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体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定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目标时,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不但要考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洞悉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更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身的学术地位和水平、优势、科研实力,集中力量建设那些既符合学校实际,较短时间内以自身之力能够形成更大优势,又有充分的后续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发展后劲的专业。同时,为了整合优势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必须以极大的魄力和力度进行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等的融合与重组,果断淘汰那些服务面向模糊、办学效益低下的学科专业,绝不能搞平均主义。

5.改善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然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于地方政府办学,受地方制约较为严重。因此,形成由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共同建立的长效支持机制是其高效快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的前提条件。第一,在国家层面上,要给予政策引导和经费扶持。在政策上,尤其是在涉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分层分类和相应的评估等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顶层制度和机制设计的问题上,必须制定合理的标准,这样就可以从制度层面上约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追求升格和非理性扩张,促使它们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进而使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都形成良性竞争、有序发展、科学发展的健康生态环境。

在经费投入上,国家应该加大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投入力度。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投入极其有限,而中央政府缺乏有力监督也致使地方财政对本地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小,加之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广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为此,国家一是应在“分层投资”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分配高校资源,使不同层次学校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政府经费的支持;二是应进一步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适当扩大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资助范围,增加资助力度;三是帮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化解债务危机,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债务应由中央财政直接买单;四是加强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高校的统筹,尤其对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应该给予政策和经费倾斜。

第二,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要加强产学研沟通与合作。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等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本地发展规划时必须依据“教育先行”的指导方针,及时有效的建立产学研的沟通渠道,充分有效的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地方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强与当地企业和地方院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预先向地方院校提供所需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类型,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实行可预见性的招生和就业计划。建立省级政府和地(市)级政府联合投入机制,积极配合“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计划,设立适当的配套经费。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用地、实践教学基地等的规划、审批方面,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优惠政策。

第三,在社会层面上,要调动社会资金支持办学。全社会应营造一个正确合理的社会舆论导向,给新建本科院校以充分发展自身特色的空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经常与社会其他机构进行沟通,促使学校与社会各界达成“教育的投资就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的共识。以学校产权为基础, 通过市场化、有偿方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创新教育筹资机制。激发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通过校企合作、校银合作等形式,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利双赢。

作为社会支持的延伸, 校友的支持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向社会输送出大量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工作在各个领域,其中大部分校友都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其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对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寻求多方面的支持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是关键,地方政府的支持是这类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社会各界的支持则是其有益的补充。

 

 

(转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编者寄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新生力量,承载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使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当今社会日益扩大和多元的教育需求,而且也优化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内部结构,促进了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这类院校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后发型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挣脱发展瓶颈,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要依据自身的性质与现实条件,及时调整原有的发展思路,找出符合本校实际、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而路径的实现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共同努力。当然,路径的探索既需要理论上的探索,更需要将其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实施。

 

 

 

 

 

 

 

 

 

 


他山之石

服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卓文杰[6]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服务本地区,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找准服务方向,提升服务能力,建立服务机制,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新一轮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 键 词: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战略选择

 

一、服务地方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略)

二、服务地方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略)

三、服务地方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和较快发展,规模居世界第一,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规模的扩大,促使高等教育结构也发生变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刚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为此,教育部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有明确的战略定位:一般来说,进入“985”工程的学校处于科技创新的核心位置,要关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在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和研究实力强的学校则应把精力多放在技术集成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形成新的学科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群。而对于多数地方院校而言,主要应关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吸收消化科技成果,为企业、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其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

从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不少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做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自身新的又好又快发展,出现和形成了一些产学研结合比较成功的范例。如临沂师范学院,作为地处山东最落后的沂蒙地区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临沂师范学院借鉴美国州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把“为沂蒙服务”作为办学宗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立校企合作的“工程研究中心”,加快推进应用性研究,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该校与国内外高校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现已成为中国十大创新型高校之一,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四、泉州师范学院的选择

(一)服务地方是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泉州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的经济中心。2009年,泉州实现GDP生产总值3002. 12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增长12. 5% (全省生产总值11950亿元,增长12% );财政总收入316. 15亿元,同比增长19. 9%,增幅居全省首位(全省财政总收入1694亿元,增长11. 7% )。泉州作为福建省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民营经济活跃,企业创造力强,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泉州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构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迈进,继续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走前列,这就需要泉州地方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与海峡两岸产业对接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建设好一批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服务地方是泉州师范学院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泉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泉州师范学院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环境和各种资源,可以说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就目前来说,泉州师范学院要在原有基础和现有水平上向前再迈进一步,实现质的跨越,就必须紧紧把握机遇,努力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把“服务泉州”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推动力,通过服务泉州来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像中国工程院院长、原教育部部长周济6月18日视察福州大学时讲的那样:“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服务得越好,贡献得越多,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越高,学校得到的社会支持就越多,发展就越好。”

(三)泉州师范学院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泉州师范学院根据福建省和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西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融入大局,准确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服务海西建设的能力和成效。”发展目标定位为“建设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性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泉州扩大至全省乃至周边省份”的服务面向定位。此外;在办学实践中;注重分析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始终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

升本十年来,学校在服务泉州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泉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地方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例如,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组建了两个研发中心———“创意设计研发中心”、“动漫研发中心”,在学校、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生之间构筑了一个产学研交流实践平台。这一举措既为泉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持,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面向社会的实践基地。目前,这两个研发中心已开展了系列工作,其中:动漫研发中心与福建南威软件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合作项目《数字动画长卷重现古刺桐大港可视化工程》已获市发改委立项。创意设计研发中心受泉港区委委托,接受雕塑的设计任务,合作创作泉港市民广场大型浮雕;受永春县政府委托,对永春县的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品牌推广。

3.瞄准泉州经济建设需求,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围绕泉州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泉州师范学院将自身的科研优势和特色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年以来,学校获批科研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7年103. 25万元, 2008年129. 1万元, 2009年177万元;获批国家、省、市科技类项目180多项,,获批金额340多万元,其中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直接相关的项目20多项。同时,校工商信息学院在关注泉州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工作实绩。

4.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开展泉州发展对策研究,为泉州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泉州师范学院依托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整合优势资源,通过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承担科研项目,深入社会基层调研,开展高水平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和理论支撑,在地方重大决策、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文化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一位回国博士被泉州市领导任命为泉州市信息化专家委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至今,承担所有新立项泉州市电子政务项目重要的前置审核工作,为泉州师范学院和工商信息学院在泉州赢得了信息化建设的话语权和相应的影响力。

5.参与闽南文化研究,打造特色专业品牌,用先进文化引领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区域来说,经济竞争力主要看科技,社会影响力主要看文化。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泉州师范学院加强闽南文化研究,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例如,音乐与舞蹈学院创办南音本科专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等相关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并称“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的创办,将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几年来,学校坚持带学生到民间学习南音,与海内外众多南音社团交流,到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台湾高校等进行南音学术交流与展演,到德国、法国、东南亚进行南音文化宣传。音乐学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一批批高素质的音乐学毕业生成为泉州南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的主力军。2009年,音乐学以南音方向的办学成绩被评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被评为“国家级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转摘自《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编者寄语:

美国斯坦福大学现任校长约翰·亨尼斯有一句名言:“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补充另外一句话即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这正是贡献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服务地方,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也亟需地方的扶持和帮助。如果地方本科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的道路势必越走越窄。中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一类特殊的办学群体有其特殊的成长历史和发展前景。自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加入到了本科院校行列中,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结果。而在跨越发展过程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难以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起来的老牌高校相比。为此要在高等教育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地方高校必须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高度来考虑,同时也要从教育自身的发展角度来思考,从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恰当定位与可持续发展

──六盘水师范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思考

彭望书[7]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恰当定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抓住区域化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

科院校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发展

 

一、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绝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求大,而应清楚自己的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所属类型高校的佼佼者。

六盘水师范学院前身是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 年升格为本科学院, 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 余名,教职员工480 余名。其中教授22 名、副教授110 名,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28名,目前有9 个本科专业,27 个专科专业。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院确立了以服务六盘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地方实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型本科大学的办学理念,从而确立了“地方性、多科性、教学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经过两年的实践,已初步显现出一定的办学特色。

(一)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处于省会以外的某一省辖市或地级市,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必须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不动摇,要为地方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要成为地方各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我院坚持“立足六盘水、辐射周边、服务贵州”,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

只有以特色立校,才能以特色强校,方可以特色取胜。特色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所学校的特色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学科方向、课程体系等等。在发展战略上,我院确立了:1、有些是别人有我们也必须有的,例如:明确办学目标、拥有办学理念、讲求办学规律、注重队伍建设、狠抓教育质量、培育大学精神与文化等。2、有些是别人有我们不应有的,例如:追求学术型办学道路,大力开展基础研究,追求大而全的学科专业设置等等。3、有些是别人没有我们却应该有的,例如: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及获得的特殊支持,密切结合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设置,特别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本校特色的做中学、练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等等。

(三)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

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其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人才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这也是不同大学的特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其它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或技术开发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属于教学型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应该定位于培养地方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我院坚持把满足社会需求与富有个性特色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衡量标准,把“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在专业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等工作中体现这一目标,力争打造成为服务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四)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坚持多科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少是在行业性比较强的专科学校(如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的,学科专业比较单一,毕业生就业面比较狭窄,不能满足当地现代化建设对多种人才的需要。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调整学科专业,及时增设当地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财政拨款,办学经费有限,因此,在增设当地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的同时需要防止追求“大而全”的学科专业设置倾向,避免“大而全”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一般情况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不应该是综合性大学,而应该是办成具有某种“适销对路”的学科专业性大学。

二、抓住区域优势是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

新建本科院校所处的地区和城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基础,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特色建设的重要资源,也理应成为学校特色建设中学科专业建设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六盘水是煤炭矿产很丰富的地区,对我省的工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立足地方优势、植根地方土壤,主动与地方经济资源和特色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形成特色学科专业,更好地为地方建设服务,而且还可以争取到地方政府对学校建设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从而形成有利于学校特色建设的社会公共氛围。例如,我院在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效整合省、市相关资源,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中的“国家煤炭清洁转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贵州省煤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产学研合作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服务地方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建设的生命线

新建学校的发展要坚持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始终走围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路子。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也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第一年,国务院已将六盘水市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城市,这为我校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校作为六盘水市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理应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人才支撑。因此,在我院学科专业的建设中,必须抓住学院的现有基础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为切入点,通过围绕特色建专业群。比如,一方面我院紧紧围绕煤炭开采、煤炭深加工等地方特色产业链,先后与水城矿业集团、盘江煤电集团、六枝工矿集团、黔桂发电、水城钢铁集团等地方优秀企业联合开设了“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方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管理”等地方实用型(工程类)本科专业。另一方面通过延伸、拓展、融合、交叉,大力加强老专业改造和新专业开发,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类型和教学体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选择科研课题,组织技术攻关,并尽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学院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也不能将自己完全局限于本地,要按教育发展规律,逐渐将自己融入全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系中,在各地区域高等教育中取得结构互补的作用,实现立足本地、逐渐辐射邻近区域、面向全省的目标。几年来,陆续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地方企业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人才。这样,既培育了学院的特色优势,又达到了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既有了当前的“显绩”,也定会有长远的“潜绩”,学院与地方共同做到双赢。

四、强化特色战略是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建设的重要保证

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 特色就是强大的生命力。凝炼和培育办学特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对学院过去办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的向往和追求。办学特色的培育绝非一朝之功、一夕之力就能成功的。在培育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第一,要强化特色意识。我们要牢固树立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的意识。要根据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发展情况,进一步认真思考学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从学校办学理念的树立、远景目标的定位、战略目标的规划、发展思路的确立、战略步骤的安排、战略重点的确定,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大学精神塑造等诸多方面,选准切入点,大力推进特色建设,以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以特色增强竞争力,以特色赢得发展空间。第二,要坚持长抓不懈。培育办学特色既急不得也缓不得,既要克服畏难情绪,又要避免急躁情绪,既要加快步伐、稳步推进,更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第三,要突出发展重点。培育特色就是突出抓重点,绝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培育办学特色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坚决摒弃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避免到处出击、四面开花,要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智力投入到学院的特色建设上来。

 

(转摘自《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编者寄语:

近二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二十年在这期间地方新建本科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合理地定位是学校制定建设规划做好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优势体现办学特色的首要前提工作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最基本的依据因此探讨地方本科院校的恰当定位、办学特色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生力量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站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全局,准确定位、打造特色,不断致力于改革创新,改革单一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寻找合理的发展平台, 尽快建立起适应地方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结构和运行机制,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中拥有自己的位置,为地方发展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主      编:刘明初                  编辑:萍乡高等专科学校高教研究与评估所

常务副主编:程同顺                 电话:0799-6682196、6684301

副 主 编:吴春晓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里牌(337000)

责任编辑:钟旎 易亮              E-mail:pxgzjps@163.com

本期责编:钟旎        

* 本刊部分栏目的内容摘自公开媒体,并注明了出处,特此鸣谢。

 



[1]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本文为作者采访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的对话内容。

[2]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3] 作者系常熟理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4]作者简介:罗家英(1952-),男,山东栖霞人,济宁学院院长,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王鲁克(1956-),男,山东济宁人,济宁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5]作者简介:马宁奇(1964-), 男, 河南南阳人, 河南城建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6]作者简介:卓文杰(1980-),男,福建南安人,泉州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7]作者简介:彭望书(1961-),女,湖南益阳人,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