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与研究动态
2014年第6期(总第21期)
萍乡学院主办
2014年12月30日
目 录
●政策法规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育动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杜玉波:高校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鲁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有望互通互认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萍乡学院召开转型发展动员大会
☆汇思想聚力量促转型——萍乡学院召开转型发展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
☆云南高校分类管理新设本科院校为“技术型”
☆地方师范可否走在“转职”前列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在实践基地练就真本领
☆宜春学院与江西腾达集团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与分析测试中心
☆中山大学校庆新举措:让“校友日”成为“品牌活动”
☆地方高校章程要有“地方”特色
☆中德4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合肥学院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
☆东莞理工学院面向本土经济转型锻造创业人才
☆中国计量学院探索小班化教学面向新生开设10门个性化“研讨课”
☆江西多部门联合举办首届高校专利成果交易会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大有可为
☆上饶师院转型发展工作获朱虹副省长重要批示
☆江西师大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河北将遴选10所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
☆宜春学院推出策应转型发展试点系列报道
☆南昌大学开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田”
☆湖南科大“周末驿站”将学生从网络拉回现实
☆鲁东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什么样
☆何谓“应用型大学”
☆湖南工学院尝试用“分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两岸校长论道应用技术类大学建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望闻问切”助力学生就业
☆鲁昕强调扎实做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秋季分论坛举行
☆黄淮学院依托“合作发展联盟”打好校企联合牌
●学者观点
☆地方本科转向应用技术型:难点与突破
☆高校怎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
●研究专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几大问题及其危险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析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发展建议——源自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启示
☆一份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报告——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探索写真
政策法规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4]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201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力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高校要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要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继续推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原则上都要向学生开放。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提供项目对接、政策解读和在线咨询等服务。
二、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和完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后续升学和就业服务等政策。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通过定期走访、跟踪培养等方式关心毕业生的工作、成长和发展。主动配合政法部门,研究制定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的具体办法,促进政法专业毕业生就业。
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开发更多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推进高校与二三线城市战略性合作,持续开展二三线城市面向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活动,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进一步创造条件,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毕业生落户、人事档案管理等政策的落实,支持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要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巩固近年来大学生征兵工作成果,完善大学生入伍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与兵役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提早部署2015年大学生征兵工作。创新宣传发动方式,办好“入伍政策网上咨询周”、“征兵宣传月”等活动,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开设大学生入伍绿色通道,在暑假前完成体检、政审和预定兵员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学费减免、退役后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政策,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国家。
三、强化就业指导服务
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健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及时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帮助毕业生合理确立职业目标,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增强其应对竞争及挫折的抗压能力。积极组织职业规划大赛、职业体验项目等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就业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岗位,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岗位数量进一步增加,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就业信息网建设,充分运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实现招聘活动联合联动、招聘信息有效共享。结合国家新推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探索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渠道、新形态。进一步加强对招聘活动的规范管理和招聘信息审核,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组织的招聘活动要严格执行“三严禁”,切实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及时更新、按时报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率造假。
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性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认真做好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将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纳入求职补贴对象范围。要针对困难毕业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通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
各地各高校要把思想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的先导性工作,积极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给毕业生的回信精神,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结合青年学生特点,组织引导毕业生深入城乡基层和生产一线实习实践,促进他们知国情、接地气、转观念、长才干。要通过优秀校友讲体会、专家学者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
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建立教育部门、高校、院系、班级四级联动的政策宣传网络,努力让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用好政策。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使用海报、图表等毕业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宣传解读国家出台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需求,分时段、分类别推送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困难帮扶等政策措施,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推动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各地各高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结构调整为突破,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培养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型和规模。完善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减就业率持续较低的专业招生计划,使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就业对接。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协调机制,推进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构建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要进一步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完善报告内容和发布方式,9月份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12月底面向社会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业创业状况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高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发展。
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领导
各地各高校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统筹推进工作。要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强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切实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各高校要深入实施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形成就业、招生、教学、学生工作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保障,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就业指导机构。要把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专业化、专家化。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流程,简化相关环节和手续,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确保毕业生文明有序离校。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教基二[2014]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就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服务高校选拔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三、考试科目与内容
1.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2.考试内容。各省(区、市)根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要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提出要求。命题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查。
四、考试对象与时间
1.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
2.考试时间。学校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各省(区、市)要提前公布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时间、开考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方式等,便于学校安排教学及学生报名考试。
五、考试成绩呈现与使用
1.考试成绩呈现方式。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
2.考试成绩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要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具体要求和使用办法由各省(区、市)及高校确定。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学生跨省(区、市)转学时,应由转出地省级主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接受学生的省(区、市)对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使用的科目等级成绩进行具体转换确定。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统一管理。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协调配合。要确保命题、阅卷、考务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人员配置。
2.确保命题质量。要由省级专业命题机构组织命题。建立命题人员资格标准和命题专家库,强化命题人员培训。加快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切实提高命题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3.严格考试管理。要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标准和要求,统一设置考点、考场,规范考场布置、实施程序等。统一阅卷(考核)程序、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加强安全保密。建立健全诚信机制。严肃考风考纪,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考试作弊等违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严禁压缩课程授课时间,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学生学完必修内容参加合格性考试后,学校要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供有需要的学生选择学习。高中学校要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成情况进行考查,确保完成必修学分。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教学需要。教育部将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定期对各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全面推行学业水平考试。要根据本《意见》,制定本省(区、市)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办法,于2015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各省(区、市)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参照本《意见》制定实施办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教基二[201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二、基本原则
坚持方向性,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指导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坚持客观性,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坚持公正性,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三、评价内容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
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四、评价程序
1.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一般性的活动不必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
2.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生要签字确认。
3.公示审核。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后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
4.形成档案。各省(区、市)要对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格式提出基本要求。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①主要的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②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③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有些活动项目学生没有参加或事迹不突出,可以空缺。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后,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教师评语要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要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
5.材料使用。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高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五、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各省(区、市)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加强指导,协调各方面专业力量,为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和帮助。要加强培训,提升校长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要加强管理,可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为招生录取工作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要加强督导,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评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2.坚持常态化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明确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材料,避免集中突击。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学生组织的作用。
3.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建立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建立检查制度,对档案材料真实性进行抽查。建立申诉与复议制度,对有争议的结果重新进行审核确认。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各省(区、市)要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于2015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省(区、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本《意见》制定实施办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
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学[2014]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现就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总体要求。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要明晰试点定位,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存在的“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促进科学选才,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科学有效途径选拔特殊人才。维护公平公正,确保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要进一步完善招生程序,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二、完善申请报名和审核程序。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应依据考生学籍档案、在校表现和高校要求,如实提供考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包括高中阶段课程修习情况和相关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获奖证书证明以及其他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写实性材料。试点高校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认真审核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合理确定参加本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试点高校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意见的原则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校年度自主招生简章,明确申请报名条件、审核办法、考核时间等内容,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三、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试点高校考核要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确定相应的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考核过程须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对偏远、贫困地区考生,试点高校要积极探索选派专家到当地开展考核、实行网络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为考生顺利参加考试提供便利和帮助。
四、规范录取程序和要求。试点高校要根据本校自主招生简章,由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入选资格考生、专业及优惠分值。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严格审查考生投档资格。入选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录取要求,原则上不应低于考生所在省(区、市)有关高校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由试点高校提出破格录取申请,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录取。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
五、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2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自主招生简章。3月底前,考生完成报名申请。4月底前,试点高校完成考生材料审核,确定参加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进行公示。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6月10日至22日,试点高校完成考核,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高考成绩后,组织本省(区、市)有关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原则上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并进行公示。
六、加强信息公开公示。完善教育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建立统一的自主招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报名、审核、公示各个环节监督管理。中学要公示所有经确认推荐的考生名单及相关材料。试点高校要将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分别在本校、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公示的考生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合格标准、拟录高校及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等。
七、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行为。试点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自主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在高考前以任何形式组织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考核工作;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各种形式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录取时不得突破自主招生计划录取,不得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不得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扩大试点高校范围或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为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或违反规定程序办理录取手续。有关中学等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
相关部门、机构和学校建立考试录取申诉、举报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对违规违纪的部门、机构、学校、考生和工作人员,一经查实,要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有关中学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完善制度,协同推进。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中学要为试点高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建立试点高校动态管理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确保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教育动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教育部近期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4]134号),正式启动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通知》说,“十三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为关键的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教育“十三五”规划,对于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从现在起到2014年底为基本思路研究与规划框架稿起草阶段,从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为规划文本编制阶段,2016年3月到6月为规划发布与宣传阶段。◇
杜玉波:高校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光明日报11月5日报道,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近日在全国高校宣传部长培训研讨班上透露,将在高校推进校园网络文化专项试点,不断增强网络正能量。
杜玉波要求高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好网、用好网、管好网,推动以“易班”和“中国大学生在线”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品牌建设。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讲好高校好故事,传播好高校好声音。他同时要求高校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用足用好新媒体。◇
鲁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有望互通互认
中国青年报11月6日报道,日前,以“全民终身学习,创造出彩人生”为主题的201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重庆市渝中区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参加开幕式并讲话。她在讲话中透露,教育部可能出台文件,实现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互通互认。鲁昕指出,要加快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引导广播电视大学整体转型,促进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学习,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要加快发展老年教育,通过老年教育使养老变成教育养老、健康养老;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
江西省教育厅
关于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江西教育网2014年11月4日报道了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的工作要求,根据《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赣发〔2014〕15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4〕30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省级试点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改革、招生制度改革为抓手,以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引导和推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江西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主动服务区域(行业)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支持建设一批办学水平高、应用技术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高校,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通、本科教育与中高职教育相贯通、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专业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三、试点范围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确定若干所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鼓励行业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高校优先参与试点。试点高校可整体试点,也可选择部分院系或专业(集群)进行试点。
四、支持政策
1.扩大试点高校办学自主权。试点高校可在我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框架内自主制定招生考试与选拔录取方案,可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置目录内专业和新增备案专业,可自主聘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可采取市场融资的办法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建设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试点高校举办(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将对试点高校予以倾斜,重点用于支持高水平专业(集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3.加大招生计划支持力度。按照增量安排带动存量调整的原则,今后普通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重点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及专业进行倾斜。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扩大范围主要用于面向中高职应届毕业生。
4.加大对办学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试点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加大合作力度,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
5.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试点高校通过政府专项、企业捐赠等方式,引进紧缺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优先在试点高校设立“江西产业特聘教授”岗位,从行业企业聘请一批技术骨干、管理专家到学校任教。支持试点高校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支持试点高校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上增加试点高校的选派计划。实施管理干部国际培训项目,从试点高校选派教学管理团队到国外应用技术型高校学习先进办学模式和管理经验。
6.积极支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试点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交流机制。支持试点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与教育援外、对外投资等领域的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项目相结合,扩大对外开放办学。
7.积极支持开展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支持试点高校按照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技术型人才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分类制定面向不同生源的招生办法和录取标准。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招收中高职学校优秀毕业生并逐步扩大比例,支持试点高校适度扩大普通“专升本”招生规模,支持试点高校探索从一线劳动者中选拔一定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本科教育,使试点高校来自中高职优秀毕业生的招生比例逐步达到20%以上。支持试点高校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展“3+2”,与示范性中职学校开展“3+4”等模式的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免试招收经省教育厅认定的省级以上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支持有条件的试点高校探索建立“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8.积极支持申报国家试点工作。对于试点方案科学、保障措施有力、改革成效明显的高校,积极推荐参加国家试点工作。
五、工作要求
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是我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普通本科高校服务能力、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抓紧推进。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促进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调整办学方向、培育办学特色、提升服务能力、实现错位发展的必由之路。各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通过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坚决破除制约学校转型发展的认识误区和观念障碍。
2.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一是加大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积极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二是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三是对具有一定优势、关联度高的专业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
3.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战略协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教师培训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创新。
4.明确转型发展的重点环节。转型发展关键在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重点是探索建立校地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机制,推进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高校转型发展要积极争取政府在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校地合作、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申请试点的市属高校,需报请当地市政府同意,当地市政府应研究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意见。
申请开展省级试点的高校,要在深入调研、集体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试点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改革内容、保障措施、进度安排、分专业(集群)试点方案等),向省教育厅提交书面试点申请。试点申请和方案一式10份于2014年11月30日前报送省教育厅(同时发送电子文档),省教育厅将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遴选确定改革试点院校名单,报省政府批准后启动省级试点工作。联系人: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张发杰,联系电话:(0791)86765092,邮箱:282837199@qq.com。◇
萍乡学院召开转型发展动员大会
萍乡学院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依法治校,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于11月11日下午召开全院教职工转型发展动员大会。会上,范小林院长作了题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依法治校,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动员讲话,阐述了我校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等问题。他指出,作为一所新型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应从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工作、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三个方面做好转型升级工作。刘明初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全校教职工要把各项工作落实到抓好学校转型发展上来,并对教职工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二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三是要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汇思想聚力量促转型
——萍乡学院召开转型发展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
11月24日至28日,院党委书记刘明初、院长范小林率学校有关系(部)、部门负责人先后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合肥学院、黄淮学院、欧亚学院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分别听取了各兄弟院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并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为了更好地总结考察工作体会,充分利用好考察的成果,谋划好学校的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12月9日,学校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在至善楼进行总结、讨论,深入交流了这次学习考察的体会、认识及今后打算、建议,真正体现出了这次外出学习考察活动的意义和成果。◇
云南高校分类管理新设本科院校为“技术型”
春城晚报11月3日报道,云南省将启动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其中,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今后本科教育的发展重点,云南省本科高校的新设、升格和更名原则上明确为应用技术类型,原则上不再新设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点。近日发布的《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建成一批本科转型示范高校。
根据《意见》要求,云南省将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些目标:
1.建成一批本科转型示范高校。试点高校培养生产服务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更加明确清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基本建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基本形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一批省级、国家级的本科转型示范高校,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的发展道路,在云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2.试点高校或专业的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试点高校或专业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基本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同层次其他高校或专业。
3.服务区域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明显增强。围绕云南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试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的创造过程,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得到较充分发挥。
4.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加完善。应用技术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较大发展、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更为紧密、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更加宽畅,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立交桥”更加完善。◇
地方师范可否走在“转职”前列
中国教育报11月3刊登了广东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胡解旺的一篇文章《地方师范可否走在“转职”前列》。文章说:
新建地方高校转型为职业院校,不但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一般认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具备率先“转职”的优越条件。其实,新建地方师范院校也应走在“转职”的前列,成为职业教育高水平师资的重要孵化基地。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三大原因:
一是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多年来,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中,新建地方高校的就业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特别是2012年,更是在所有类型高校中垫底,其中师范院校的就业率更低。
二是职业教育的师资供不应求。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中国当下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然而,长期处于“末等教育”状态下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差距巨大,尤其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正在掣肘其健康发展。如果新建地方师范院校成功转型为应用技术师范大学,教师本身既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又能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和工程实践,属于典型的双能、双师型“高级教练”,将会有效缓解职业教育中“为什么”的困惑。
三是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及早“转职”将在未来职业教育领域大显身手。“转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相当艰难和漫长的脱胎换骨过程。它需要全校上下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行动转变,需要承受来自世俗和其他高校的各种压力。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如果及早“转职”,必将能够率先占领急需大量优秀师资的职业教育高地,并不断在新领域取得新成就。
总而言之,新建地方师范院校“转职”是大势所趋。晚转不如早转,被迫转不如主动转。观望等待、裹足不前都将违逆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潮流。一旦个别顶尖师范大学率先迈出“转职”的步伐,将会迅速引发“头羊效应”,形成“转职”的巨大磁场。届时,自己只得“孔步亦步、孔趋亦趋”,继普通教育的失意者之后,再次成为职业教育的落伍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在实践基地练就真本领
中国教育报11月4日报道,长期以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特别重视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探索,该校创建并实施的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务”实践育人模式,大大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了双赢目标。该校本科生就业率长年稳定在98%左右。省内70%以上的建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50%以上的建筑行业管理人员都是该校毕业生。学校因此被誉为河北省培养建筑类人才的“黄埔军校”。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构建了以一个教学平台和四大教学模块为主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模块、学科专业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及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军事训练、生产技术实践、社会调查及毕业设计等,其中军事训练、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和生产技术实践占课时共计6到20周,毕业设计或论文占课时达14到18周。
在实践教学环节,该校除在校内建有与企业生产一线衔接的实训教室外,还立足区域和行业,发挥区域产学研优势,与省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合作建立了12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与一线生产无缝对接的实训室和布局合理、地域分布广泛的校外基地,成为了学校大学生真刀实枪练本领的“演兵场”。◇
宜春学院与江西腾达集团校企共建
工程技术研究与分析测试中心
宜春学院网消息,11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与江西腾达集团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与分析测试中心挂牌仪式在宜春学院举行。腾达集团董事长赵家春,副总裁杜建新、华占新、熊云生,宜春学院校长李雪南,副校长龙进、周瑾晟出席,学校办公室、科研处、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化生学院院长郭孟萍、党总支书记张翘楚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挂牌仪式。该中心已建起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室、气相色谱室、红外分析室等14个实验室。◇
中山大学校庆新举措:
让“校友日”成为“品牌活动”
光明日报报道,11月8日,中山大学校友们齐聚中大,共同欢度2014年的校友日,庆祝中山大学建校90周年。今年适逢该校84届校友毕业30周年和84级校友入学30周年,中大为校友们举办了盛大的“学位成礼仪式”,弥补了往届毕业校友因为没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位授予仪式而产生的遗憾。中大校领导还在校友日向校友们汇报了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学校每年都会在校友日组织校友主题活动,“校友日”已成为校友之间、校友与恩师之间、校友与中大之间获取彼此信息和联络感情的一座桥梁,成为中山大学校友的“品牌活动”。◇
地方高校章程要有“地方”特色
中国教育报11月10日刊登了山西医科大学校长段志光的一篇文章《地方高校章程要有“地方”特色》。文章认为:地方高校在制订大学章程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解决“特色不彰”这一问题,制订特色鲜明的章程。
秉持“地方”理念:一要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二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三要广泛听取地方意见。凸显“地方”特点:一要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二要凸显学科建设特色,三要凸显科学研究特色,四要凸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特色,五要凸显社会服务特色。突破“地方”局限: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要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三要大胆改革、创新突破。◇
中德4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合肥学院
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
合肥学院网消息,11月12日,由安徽省教育厅、德国下萨克森州科学与文化部主办,合肥学院、黄山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合肥学院举行。来自德国和国内近百所高校、企业代表400余人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已成为新思想、新理念、好经验、好做法展示的舞台,是两国教育机构稳定的交流平台,也是中德省州合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与会的中德专家和学者纷纷表示,本届研讨会开展的33场各类主题报告,汇聚了应用型高等教育思维与观点的精华,是一次中德专家学者观点的大碰撞,是一次应用型高等教育信息的大融合,必将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升华。◇
东莞理工学院面向本土经济转型锻造创业人才
人民日报11月13日以“东莞理工学院:面向本土经济转型锻造创业人才”为题,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的办学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不断探索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之路,以地区需求为导向,强调应用和创新能力,全面加强科研投入和创新支持,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工程化、产业化训练,从而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地区发展,满足珠三角转型升级需求。
东莞理工学院针对珠三角地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紧缺的情况,调整办学定位,确立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办学理念。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李琳说:“我们希望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管理组织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建设的应用型大学,不仅是对专业进行调整,更是对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大变革。”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与实践的对接,用现实的载体来学习理论知识;教材内容更贴合地区实际,结合企业需求,在课程中加入“企业培训教材”;教学方法上更多元化,强调应用。正是因为明定位、重应用,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东莞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约80%留在东莞就业,其中70%以上服务在企业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一线。从2010年的1452家到2013年的近2000家企业来校招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可东莞理工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
产教融合,推动“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东莞理工学院近年以实施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围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各种条件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构建“卓越工程师”、工程人才等培养体系。
师资上,从200多家珠三角知名企业聘请220名从事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专家为兼职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引入行业标准、专业认证标准,优化、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研究上,东莞理工先后与中兴、西门子、华为、微软、IBM等龙头企业共建校企实验室,与横沥镇模具产业、大朗镇毛织产业、谢岗镇高端装备产业等专业镇及其支柱产业开展了深入协同,把生产研究现场“搬”进大学课堂里。
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复合型创业人才。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指出,东莞理工学院不是在进行单纯的职业教育,而是在培育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型人才。秉承这一理念,东莞理工学院成立了协同创新办公室,加强校校、校企、校地等合作,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了“中子探测与快电子技术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机电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和“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四个联合实验室,建设了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与松山湖等单位(园区)进行协同创新项目对接,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的紧密对接。
为培育创业人才,东莞理工建立了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向全校招收了60多名创业精英班成员,邀请了17名企业家担任“导师”,已培育了6个创业团队,在今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终审决赛中获得3金8银6铜。◇
中国计量学院探索小班化教学
面向新生开设10门个性化“研讨课”
中国教育报11月16日报道,为了使新生及早了解专业内涵和学科前沿问题,中国计量学院今年面向新生开设10门选修课——“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是指由各学科领域中学术造诣高、热心本科教学的知名教授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研讨课程,其教学组织形式以师生共同研究、讨论为主,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新生研讨课”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的2个学期内,新生可任选一门研讨课程,1.5个学分;总共开设10门课程,每门课规定20个名额;课程内容和上课时间地点由教授拟定。获得开课资格的10位教师,大多是国家级奖项的获得者、省级名师或校级名师。教授的个人教学艺术是确定开课与否的重要标准。◇
江西多部门联合举办首届高校专利成果交易会
中国教育报11月17日报道,近日,由江西省科技厅、教育厅、工信委、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的首届江西省高校专利成果交易会在南昌大学举办。此次交易会旨在宣传政府相关的政策,深化“政产学研”的合作,推动省内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促进省内高校专利技术的转移和转化,加大高校技术转移平台的宣传和推广。交易会包括高校专利成果展示、江西省高校技术转移服务网及专利交易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专利技术交易项目对接签约仪式等5项主题活动。参展的学校共计50余家,征集专利技术及其新产品、高科技成果及其新产品1500余项,参加对接洽谈的省内外企业500多家,达成合作意向60余项,签约项目23项,签约金额2600万元。◇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大有可为
中国教育报11月17日刊登了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无锡太湖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阙明坤的一篇文章《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大有可为》。文章认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作为首次引入职业教育界的新概念,“混合所有制”一经提出,立刻成为热议的焦点话题。混合所有制的本质是产权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消除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孤立并存、相互封闭的体制痼疾,实现不同所有制形式互相联合、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办评”分离,逐渐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监督评价”的机制。◇
上饶师院转型发展工作获朱虹副省长重要批示
江西教育网11月18日消息,近日,上饶师院上报的《上饶师范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规划》,获得朱虹副省长的重要批示:“三性、三型、三贴近”定位很好。脚踏实地,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转型目标。◇
江西师大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江西日报11月19日报道,日前,一堂特别的课程,在江西师大国际教育学院举行,听课的,除了学生,还有学生家长代表。这是江西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家长“进课堂”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推进大学教育和家庭教育良性互动,师大国教学院家长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学校根据教学实践和家长的合理化建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进行改革。◇
河北将遴选10所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
中国教育报11月20日报道,今年12月底前,河北省将遴选确定10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作为试点,向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转型发展。遴选确定的试点学校将加强应用技术类专业建设,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力度,开发应用技术类课程资源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校由一般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发展。为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河北将推进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行引企入校、前校后厂等办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学校和企业可合作开发专业,协商设置课程,共同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宜春学院推出策应转型发展试点系列报道
宜春学院自11月21日起,在校园网推出策应转型发展试点系列报道。目前已推出4篇专题报道:《促转型:宜春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顺需求:宜春学院培养“五有”人才的“立交桥”》、《调结构:宜春学院彰显办学特色的新路径》、《强师资:宜春学院培植事业“常春藤”的新举措》。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为策应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宜春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抓手,选择部分专业和部分教学院先行试点,力争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特色发展之路。◇
南昌大学开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田”
江西日报11月24日报道,今秋开学之后,南昌大学着力打造的“前湖学院”,打破学科与专业束缚,注重对学子因材施教,成为一大亮点,成为该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和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这也是南昌大学实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与之前的本硕实验班、国学实验班比,前湖学院综合实验班不再局限于理工类或文史哲,而是面向全校各个学院、各个专业选拔学子进行培养,这是南昌大学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培养精英人才的一个有益探索。通过笔试、面试,725名报名学子中,来自17个学院的93名学子成为首届综合实验班成员,64位优秀教师也全部到位,他们在这里开启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湖南科大“周末驿站”将学生从网络拉回现实
中国教育报11月24日报道,一年约40个周末、80天,大把的周末时光如何打发?湖南科技大学推出“周末驿站”,将学生从网络拉回现实,从校外引回校园,让大学生不但周末有事做,而且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
湖南科大推出的“周末驿站”,是该校综合资源、统筹管理、分类引导、分层实施,学生自主创意、自主选择、自主申报、自发组织的周末校园文化活动开放式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从单一的周末生活方式向多样化、多层次的周末生活方式转变。活动开展5年来,已有127个学生社团700余次申请活动,参与学生达到30万余人次。“周末驿站”的项目主持人、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川曲认为:“‘周末驿站’开放式平台,改变了大学生周末生活方式,实现了学生自我认同与自我发展。”现在,“周末驿站”已经是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风向标,也成了学生心中的大品牌。◇
鲁东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山东省教育厅网11月25日消息,近年来,鲁东大学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学生叩开成功之门。自2012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国际竞赛奖项28项,国家级奖项304项,省级奖项370项。学生在EI、SCI、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4篇,在其他刊物发表各类论文或作品747篇。学生整体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3%以上。该校的具体措施,一是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二是鼓励学生自主申请科技创新科研课题。三是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四是将创新活动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五是建立了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什么样?
光明日报11月25日发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杜云英、孙诚的文章,介绍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生的有关情况。
应用技术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各国兴起的一种新建或由职业性院校升格、转型而成的与研究型大学并行的机构,它的办学定位原先注重以专业技术为主导,培养具有科学意识与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年逐步扩张了开展应用型研究的职能。由于学费比研究型大学便宜,且就业率很高,这类学校受到了社会的欢迎。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欧洲的应用技术大学不仅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且引领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承担着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重大使命。
办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十分明确,即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其学制设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毕业考核紧扣社会与学生需求,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灵活性。例如,其灵活的学制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英国“新建大学”的学生可以采取全日制或工学交替两种方式,也可以参加夜校、脱产培训班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部分时间制课程;其专业设置紧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和职业导向,奥地利的应用技术大学注重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和就业市场需求对接。
本硕为主,建设“立交桥”。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以举办本科和硕士层次教育为主,拥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一些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可与研究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这使得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可以拥有接受更高层次专业教育的通道,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此外,欧洲国家十分重视立交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具有沟通渠道,如荷兰每年约有10%的应用技术大学学生转入研究型大学学习,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极端重视养育师资。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欧洲在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过程中格外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重视教师的聘任与培训。在聘任方面,德国就规定:除拥有博士学位外,担任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不少于五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并且其中至少有三年是学术性机构之外的工作。除了学历和工作经验门槛,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还普遍重视专职教师的在职培训。如,奥地利的教师每年暑假都会参加各类研讨会,其讲师来自大学、行业协会和公司等,一起进行专业进修、教学方法等探讨。其次,大量聘任兼职教师。许多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或其他社会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工程师、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来校兼职授课,将企业的技术发展状况、新产品的研发动向、市场的需求等介绍给学生。在很多学校,兼职教师的数量甚至远远多于全职教师。如,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中,专职教授仅占40%,而兼职教师比例占60%。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和职业导向,并且与研究型大学注重基础性和学术性的专业设置形成良好的互补。应用技术大学开设大量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即使是理论性课程的学习也注重联系实践,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也与实践应用密接结合。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实习企业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选题通常就是企业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或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得到大学方面相关教授的指导之外,学生还会得到企业相关领域专家、技术人员的辅导。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评价过程中,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评定标准。
倾向应用,拓展研究功能。除了承担人才培养功能,近年拓展研究功能已越来越成为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使命。瑞士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支出中,68%用于本科和硕士学位课程,19%用于应用性研究和开发。同时,应用技术大学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性研究、提供相关成果的转化及后期服务与技术支持,为企业难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通过科研,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应用性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创新研究成果,拓展企业业务,给企业带来实际收益;应用型研究为学校获得科研经费,提升科研能力,锻炼师资队伍,培养创新应用人才。荷兰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和研究队伍将教育、专业实践和实践导向的研究联系起来,并让学生参与到这些研究中,研究队伍与公司、机构在地方、地区、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保持合作关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共享知识及开发新知识。◇
何谓“应用型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汪明义撰文《担负时代使命创建应用型大学》(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14年第21期),谈了他对“应用型大学”的理解。他说:
何谓“应用型大学”?其重点应体现“应用”二字,要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湖南工学院尝试用“分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报11月28日报道,湖南工学院根据扩招后招录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从2013年起,尝试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新生中分别推行英语、高等数学分级教学。具体做法是:这两个学院的新生,入学后分别进行英语和高数的测试,英语按成绩分为A、B、C三个等级编班教学,数学分为A、B两个等级。学校英语教研室、数理教研室组织专门团队实施教学。
负责英语分级教学的教师陈晓波说,经管学院839人,80人为A班,160人为B班,其余都在C班。试点1年下来,无论是教还是学,大家都觉得利大于弊。
数理教研室主任周斌说,参加高数分级教学的有620人,其中200人在A班,其余在B班。之前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A班每次上课都是人人抢着往前坐。
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基础差而又没有单独组班的现状,从2014年开始,学校对这部分学生也实行了英语分级教学。此外,物理课也将逐渐试行分级教学,体育课还将尝试开展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将探索网络教学。◇
两岸校长论道应用技术类大学建设
光明日报报道,12月1日,以“亲近产业,特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应用技术类大学校长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来自两岸的116所高校校领导出席论坛。校长们就建立两岸高校共同参与的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应用技术类大学办出特色,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达成许多宝贵共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望闻问切”助力学生就业
陕西省教育厅网12月2日消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创新理念和工作模式,引入“望闻问切”的国学理念,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望,彰往察来”:以事实为依据,为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导向。
“闻,兼听则明”:畅通学校就业中心、学院、学生“三方”信息流,为学生拓宽求职大道。
“问,摒除疑难”:开启“3A”(AnyoneAnywhereAnytime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咨询模式,实时解决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疑惑。
“切,由面及点”:开通“VIP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鲁昕强调扎实做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秋季分论坛举行
中国教育报12月9日报道,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2014年秋季分论坛12月7日在宁波闭幕。 来自政府机构、行业企业、教育部直属高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地方本科高校、职业教育集团等方面的50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应邀出席论坛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目前已有22个省份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改革工作,上海、重庆、河南等地已出台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转型改革,一批高校在转型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要充分认识到转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扎实做好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加快这一进程。
鲁昕指出,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要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从自主创新到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的学校创新体系。要按照“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格局,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黄淮学院依托“合作发展联盟”打好校企联合牌
中国教育报12月9日报道,近日,黄淮学院与河南置地集团、天方药业集团等企业签署了共建二级学院的战略合作协议,使该校和地方知名企业共建的二级学院达到6个。该校校长介晓磊说:“从最初的校企共建专业,到共建二级学院,再到共同开发项目、培养人才,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校企联手打造应用技术大学的路子也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依托“合作发展联盟”,黄淮学院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就与18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各派相关人员组成领导班子,共同研究制订学院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共同派人员参与日常教学和管理,并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换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专业如何建,请企业来发言”。为更好地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让企业深度参与应用型专业建设,学校先后与苏州科技园、四川华迪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软件工程专业,与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河南豫坡酒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发酵技术专业等。目前,直接参与该校专业建设的企业单位已经达到32家,参与建设的专业达到27个,占学校专业总数的40%以上。学校还根据河南省特别是驻马店市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借助行业企业培育和建设了电子信息类、建筑工程类、艺术设计类和社会经济管理类4个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
学者观点
地方本科转向应用技术型:难点与突破
卢彩晨[1]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意味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决策。
转型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极大地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不仅仅在于可以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储备,还不仅仅在于可以为那些希望继续就读的中专、专科学生,以及需要继续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一个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它将逐步改变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长期以来的“黑板上种田”式教学方式,而且可能将彻底改变某些本科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与实践脱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不良局面,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尤其是将逐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学轻术”思想,引导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并非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要求不十分匹配。因此,转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而且,有些问题可能是短时期内不容易解决的难题。
困难之一:认识问题
长期以来,除“985、211高校”以外,我国其他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国家层面的引导性定位,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将自己定位为学术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即使有些学校表面上不说,骨子里也是默认自己为研究型高校,最起码也是教学研究型高校。而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研究型或学术型高校代表着“高层次的大学”,也是众多地方本科院校竞相追逐的目标。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似乎意味着这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将告别自己内心默认的学术型或研究型,告别社会大众心目中的所谓“高层次”院校。因此,有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对于转型并不十分情愿,担心影响学校发展。认识的不到位以及认识程度的不一致,尤其是某些校长、院长的认识与国家决策的不一致,势必阻碍部分普通高校转型发展。而如果仅仅考虑某个地区或某所院校的小集团利益,也会贻误来之不易的、加快发展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的大好时机。
困难之二:课程问题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其课程设计,一方面要与专科院校有所区别,否则将导致“专本”难辨;另一方面,大部分课程要与学术型或研究型院校的课程有所区别,否则将与现有地方本科院校无异。根据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在课程设置上,很多课程淡化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岗位和职业需求。
从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现有课程设置状况来看,基本是按照学科逻辑设计的,而不是按照职业或岗位需求的逻辑设计的。因此,部分本科高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必须在课程设计上有所改变,多数课程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置。
然而,众所周知,课程开发并非一日之功。所以,课程设置问题无疑是转型高校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
困难之三:师资问题
无论从欧洲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实践来看,还是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实践来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应用技术型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之所以效果好、有名气,原因之一就在于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其师资队伍中的教授必须具有五年实践工作经验,且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另一方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
从我国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因为其办学定位不在应用,所以,总体而言,“双师型”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尤其是像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那样,既有博士学位又有五年以上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微乎其微。
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新进校人员到企业培训、制定有利于吸引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政策、选派在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
困难之四:实践问题
根据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企业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的主体,政府通过出台减免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确保学生的实习实训,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但是,从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实习实训来看,企业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高校的实习实训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实习实训是非制度性的,仅仅依靠亲戚、同学、朋友关系来维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要确保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确保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顶层制度设计,通过建立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减免税收制度以及其他相配套制度,用制度保证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改变非制度因素维系校企合作和实习实训的局面,保证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进而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困难之五:科研问题
从理论上讲,应用技术型高校如果不具备科研能力,无异于高职高专院校,或者说与高职高专院校区别不大;如果应用技术型高校具备科研能力,但其科研定位于基础研究,那么,它与以往的研究型大学或学术型大学也不好区分。因此,我们认为,应用性科研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区别于学术型高校和专科层次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
资料显示,欧洲应用技术型大学都十分重视科研,尤其是应用性科研。而且,某些应用技术型大学,其科研实力相当雄厚,表现不俗。德国的许多应用技术大学,在科研上有与学术型大学分庭抗礼之势。
但是,从我国非“985、211高校”来看,其整体科研实力与实效不容乐观。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整体科研实力与其他本科高校相差甚远。因此,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必须在科研尤其是应用性科研上下工夫。
困难之六:观念问题
最近几年,一方面,国家积极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另一方面,随着许多企业出现“用工荒”,以及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许多家长和学生逐渐认识到要学有一技之长。因此,职业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
但是,总体来看,由于受传统“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加之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待遇总体不高,尤其是有些工作岗位环境不善,所以,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整体社会地位并不高。由于认可度不高,所以部分家长和学生可能不会选择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以至于影响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招生和发展。
因此,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在薪酬上,应该根据国家和企业需要,应避免院校身份歧视,这样才能逐渐改变社会各界对这类院校的偏见,才能彻底改变这类院校的“二流院校”形象,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应用技术型高校。
转型中还存在缺乏办学标准、缺乏分类评价标准,以及可能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相对于上述问题而言,都是非本质性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而上述六个问题,尤其是观念问题,是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却是必须极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的,否则将严重影响和制约转型进程。
(转摘自《光明日报》11月11日第10版)
高校怎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
叶飞帆[2]
“学科”和“专业”这两个词在高等教育中用得十分频繁,却又很难说得清楚。在许多场合,人们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学科专业”合并成为一个词,但在另外一些时候,又把它们对立起来。有人说要“强化学科、淡化专业”,也有人说要“强化专业、淡化学科”,如此等等,莫衷一是。只有把“学科”和“专业”等概念搞清楚,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区,为高校的改革转型和内涵发展寻找正确的路径。
从根本上说,学科与知识的分类有关。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为了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人们划分了诸如数学、法学、医学等各种各样的学科。在表现形态上,学科往往是单一的。虽然存在学科交叉现象,学科交叉的结果往往就是产生新的学科,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产生生物化学,但是所产生的新学科仍然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一定程度上,学科也是相对稳定的,学科的产生和消亡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
专业与学科不同。专业与社会的职业需求有关,是社会的职业分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学科与专业在划分上是基本一致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专业与学科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
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极低,就业人口中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也极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基本上是学科型(或者学术型)人才,而非应用型人才。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体上与学科发展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基本上按照学科体系进行。
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多样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日益扩大,绝大多数毕业生必须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岗位中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的职业基本上都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关。高校就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种多样的专业,培养多品种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应该是动态的。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职业需求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少职业成为过眼烟云,更多的职业在市场竞争中扑面而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就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该对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又是复合型的。今天我们遇到的应用性问题十分复杂,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学科分类的细化又使多学科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更加普遍。高校跨学科设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事实上我们已经有许多专业,例如动漫、社会工作、工业设计等,都是明显的复合型。
因此,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由此决定了相应高校的专业不再面向学科,而是面向职业。与学科相比,专业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专业的变化更加与社会同步,专业也更加呈现出跨学科特点。高校必须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改革学术资源的配置模式,在专业的设置、调整和运行中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厘清了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差别、明确了两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后,我们就可以找到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入口,从而进行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重构、优化学术资源的配置、推动高校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型。
高校专业的僵化和封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痼疾,专业的实体化是其根本原因。长期以来,高校里的基层学术组织以专业为单位划分,根据专业运行的需要配置相关的人财物等资源。一旦教师的利益与专业的兴衰紧紧绑在一起,其结果必然是专业的僵化和封闭,一方面专业的调整将遇到巨大的利益藩篱,另一方面又造成教学资源重复配置。
从专业实体转型为学科实体,要求打破以专业为单位建立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转而按照学科分类原则建立实体性的学科组织作为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全校所有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领域进入相应的学科组织,所有的课程都根据各自的学科属性划分到相应的学科组织,所有的专业都根据培养方案由相关学科提供的课程来支撑。由此建立的是一种一个学科支撑多个专业,一个专业利用来自多个学科资源的网状架构,解决专业的僵化和封闭问题。
重构后的基层学术组织明显提升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敏捷性,即高校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专业调整的能力。新建专业的课程首先从相关学科中集成,再由学科根据需要对缺乏的资源进行补充。当某个专业关闭时,会使一些学科失去一部分课程。然而,那只是饭碗大小的问题,不是饭碗有无的问题,阻力会小得多。而且,各个学科组织还可以在专业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寻找新的机会,做大饭碗。重构后的基层学术组织架构还体现了知识创新领域的劳动分工原则。学科实体化为学术团队建设创造了条件,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得以统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高校里,学科和专业缺一不可,相互依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和谐统一。就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而言,显然应该“强化学科、淡化专业”;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而言,就应该“强化专业、淡化学科”。学科是高校的内涵,高校本身可以看作是其所有学科的集合,高校的特色与水平都通过学科反映出来。专业则是高校的外延,所有专业的集合即表现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借用一句老话来表达这个意思,就是“学科为体、专业为用”。
(转摘自《光明日报》11月25日第13版)
研究专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几大问题及其危险
袁 礼[3]
一、从什么转为什么?
大学面临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理所当然地要对自我及时作出反思和调整,这种调整引起高等教育机构职能的分化,从而使大学自身的使命变得多元。多元的使命催生了多元大学的出现,这标志着,现代大学不再单纯以追求高深知识为核心目标,除此以外,它还担当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递、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科学技术的革新、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人类文化的创新等多重使命。克拉克·克尔提出:“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什么是合适的高等教育的使命和高等教育未来的课程发生争论。针对回到旧的模式或永远保持目前模式的呼吁,我建议采用具有几种模式和不断扩展职能的可以称作‘多元高等教育’模式。”当今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其实质就是地方本科大学使命的转型,改变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思维,使大学符合社会的多元期望,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是一个办学方向的总体设想,它与当前的理论型、研究型层次的院校有重要区别,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职业教育中对应用技能的培养,这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地方社会拉近距离,凸显了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规律。如果这些大学不能很好地完成转型,而是继续置社会发展于不顾,那它在将来的发展中很可能变得被动。英国教育家阿什比就论述过这一问题:“德国的教育传统对于美国、英国、苏联和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深刻的影响。但这些国家各按其不同的社会背景,使德国的传统适应本国的需要。因此,大学就不得不设法保持两者平衡:既不使传统在适应上成为无定见的顺风剑,也不顽固保守而偏执不化。为了取得这种平衡,大学就必须主动进行改革并控制改革,从而适应社会需要,避免招致外力强制下的变革。”要认清地方本科转型就必须认清当前地方本科所处的境况,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都是近十几年内在以前专科基础上合并起来或者由民营投资创办起的,其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管理理念良莠不齐,再加上扩张速度过快,经验不足,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造成这些原本基础就不牢固的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更加被动,它们无法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是盲目地与其他院校展开竞争,为争夺各种资源而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希望专业从少变多,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层次从低到高,院校性质从单一变综合,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是按照这一方向前进的,没有几所院校能够安心地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导致在高等学校中形成了一个恶性竞争态势。
这种恶性竞争对整个高等教育来说是一种灾难,它不仅破坏了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也拉低了高校整体水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一些本该在单科性方向发展的院校却尽力想挤进综合性大学行列,即使挤进了综合性院校行列,又因原来的学校特色丧失而变得平凡;另一方面,高职专科是培养工业化国家所需人才的基础,但在现有政策环境下,一旦它们不去追求专升本、升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它们很有可能就在社会地位、招揽生源、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处于劣势。最后的结果是,大量的专科院校紧紧盯着升本这一目标,大量的地方本科院校都在向理论型人才培养方向迈进,逐渐远离市场需要,虽然毕业生逐年增多而公司企业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造成结构性失业成为普遍现象。为防止这种不良竞争继续扩大,将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为“应用技术”这一层次,改变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思维,使大学符合社会的多元期望,因此培养现代社会里新型的应用型人才是此次转型的重要内容。
二、为何需要转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洪流之中,凭借几张公文、几个教师和几间教室,便可办起一所职业院校的现象屡见不鲜。过了几年,它们就升格为本科院校。近二十几年以来,无数职业学院从无到有、从专升本、从小到大,至少在规模上,大学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
大学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的同时,许多方面也逐渐远离了大学的性质。虽然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与精英时代的高等教育有许多不同,但至少在根本性质上——即“高等教育”这一属性,不应该被改变。大众化时代的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同样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它可被视为精英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另一种高等教育形态。在这种形态之中,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在这种权利得到保障的情形之下,高等教育在人们生活、社会进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毫无疑问,这一切发展都建立在“高等教育”这一基础之上。我们目前所说的大学已成了普遍意义上的大学,即泛指各种高等教育机构,不管这种机构是研究所、研究院、高职专科,还是综合性大学,人们习惯上统称为大学。这种概念的变化至少引起两种后果,一是人们将“大学”与“非大学”混淆;二是这种混淆使许多新兴院校名不副实,成为“伪大学”。这两种后果在时下越来越明显,其影响是长远的,对于接受这种大学教育的人来说,很多人不仅没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反而浪费了高昂的学费和宝贵的时间,回到社会上还时常受到非大学生的嘲讽。这一简单的事例中显露出“大学的危机”——大学不再被人尊重。
当“大学”与“大学生”泛滥成灾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肯定大学的。为了重树大学权威,很有必要重新建立“社会真正需要的大学”,使一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大学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上去,为社会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只有职业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各居其位、各司其职,高等教育才可进入良性发展,否则,一些职业专科院校整天想着如何升入本科大学,一些本科院校整天想着如何变为综合性大学,到头来,不仅职业院校自身没有发展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都在围绕争夺资源而牺牲了自身发展的良机,并沦为“伪大学”,最终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此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改革是针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众多高校盲目竞争却脱离了自身该走的轨道而进行的一次调整,最终只会有益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进入良性发展——尽管短期内会有损少数团体的利益。
三、现代社会里的应用型人才是什么样的?
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理念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工科,因为这种技术不能被理解为狭义的生产技术,而是包括各种为职业所做准备的技能。但是,如果将文科专业的学生也按照同样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方式去培养,那就有可能使专业程度降低而不是提高,这是由于文科类专业的应用性不是短时期可以看出的,也不是掌握一两种应用技能便被认为是应用性很强的人才的,文科类人才必须比理工科类人才更能适应变化,更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在具体培养方式上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的专业而各有不同,防止出现人们所担心的“地方院校走向同
质化”。人们在讨论《驻马店共识》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中国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总之,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是具有广阔知识而能适应变化的,只有能够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人才,才算得上现代社会里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赫钦斯在很早以前就提出过此种观点:“现在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所有领域都在迅速发生变化的时代,以至于一代人在政治学、工业、商业和工艺学领域所掌握的实际知识对于他的儿子可能毫无用处。如果新的一代要想找到走出明天的迷宫之路,他们所需要的是原则,而不是资料、事实和有用的小常识。”现代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和传统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有很大不同,以前,只需掌握一两门技术便足以胜任此后所从事的工作,而现在,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实际技术还没有等到毕业,它可能就已经被淘汰,所以,一旦学生没有获得创新意识和市场前瞻思维,他就很难被称为现代社会里的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个现实,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就得彻底改变以往那种着重培养一些实际应用技术的教学方式,而应转变为从训练能力到训练思维、从注重眼前技术到追求未来发展、从专业型向复合型人才目标迈进的培养方式。
四、应用技术大学是否依然需要科研?
与研究型大学里的应用型人才不同,应用本科院校里的学生不可能在拥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备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但这并不是说地方本科院校就仅仅重视应用技能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反,理论知识以及现代社会中最普遍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学习更需要加强,只是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有别于研究型大学。这是由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要求未来的职业人员必须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创造的能力。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在应用技术大学里面,是否还需要科研活动的存在呢?做好校企合作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足够了吗?如果认清了科研的意义,我们就很容易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科研并非研究型大学里才能有,普通高校、研究所甚至企业工厂里面都可以有科研机构的存在,理由是,科研活动使这些组织充满活力,并能够持续创新;其次,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掌握现有的专业技能以外,他们更需要为未来的专技能做好准备,即他们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必须在学会现有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探索、如何适应、如何创造,而实际科研活动就是他们获得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这个方面来看,科研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到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反而会有益于他们掌握更有用的职业技能;最后,应用技术大学里的科研活动与研究型大学里的科研活动应有所不同,它应侧重实际应用方面的探索,需要在和企业、工厂、农场紧密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可见,虽然目前所提倡的是地方本科院校朝“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方向发展,但其发展内容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促进应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应用技术大学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必不可少,但也要避免以科研为由而轻视
教学。轻视本科生教学这一现象在中国当前的大学中有增无减,且本科生教学质量下滑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个问题在当前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也是最为紧迫的,然而,却没有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所接触的教师、所学的课程几乎都成为一种象征,尚没有任何有效的评估体系来反映他们的诉求。因此转型之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需要被重新界定。
五、转型后应用技术大学与高职专科的差别在哪?
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当将所有的地方本科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之后,它和职业技术学院又有何差别呢?地方本科院校大多从职业技术学院转型而来,现在忽然又要将它们转变为应用职业型院校,那不是重新回到职业专科的层次了吗?这种质疑的声音不无道理。应用技术大学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以后,其职业性质日益明显,学术性质显著降低,与职业专科的差距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应用技术大学还将以满足地方需要、通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其实就是在发展“职业专科”,只是名称不一样罢了。一直以来,就连很多教师自己也分不清楚,究竟专科和本科差别在哪里,除了学制长一点以外,两者似乎就没有太大差别了,以至于有些民办院校在升格为本科之后,依
然采用办专科的方式办学,“换汤不换药”成为部分本科院校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实,本科与专科同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专科可简单地理解为“压缩版”的本科大学,它们在知识内容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专科的知识内容相对精简,知识宽度相对狭窄,专业数量一般较少。但是,专科人才的专业基础非常扎实,实际技能非常熟练,而本科专业除了在专业数量上多了很多文理科专业以外,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具体和全面,知识面更加广泛,学
术性和创新性要强一点,但学生往往在实践技能方面远不如专科学生。现在所要转变的就是要将此前那种“理论型”本科转变为“应用型”本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其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职业技能,使之更能与社会期望相符合。那么,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后既要保持原来的优势,又要突出应用型这一职业教育目标,它与高职专科院校的差别虽然进一步缩小,但依然会有很显著的不同。
首先,“技术”一词内涵不同。职业技术学校里的技术是指狭义的理工类技术或实际活动方面的技术,而应用技术大学里的技术则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前者,而且也泛指一切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既有理工类工作方面的技术和技能,也有文科类的专业技能,如写作、创作、播音、主持、管理等等;其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所培养的职业人才涵盖面更加宽广,除了传统的技术类领域以外,还涉及到非技术类领域,包括金融、服务、管理、文艺等方面,更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要;再次,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具有更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复合型技术人才;最后,应用技术大学并非简单地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而要将某一具体的职业技能看成一种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创未来的职业。
六、危险的避免
首先,避免应用技术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机构”。
有办学者认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训他们一项足以生存的技能,除此之外你还能要求大学做什么?如果仅仅以这种简单的理念来办大学,我们就无法分辨它与中专甚至与工厂企业究竟有何差别。“关于大学的目的——即大学的职责——所作的设想,恰如关于大学业务所作的设想一样,还要从事仔细研究,就大学作为人力投资的工具而言,最难解决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应该对人做些什么?”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高等教育绝非为人简单地培训一些技能。“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做好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流行。”针对这一原始的职业教育观念,提出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十分紧迫。应用型技术大学虽然以技术培养为核心,但应防止大学沦为简单的技术培训机构。这就要求在“基本的技术培养”理念基础上,还必须不断以养成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科学精神为目标,使之除了将所掌握的技术成为一种谋生手段,他还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进而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正如加拿大教育家约瑟夫所描述的那样:“学习普通专业或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办法达到目的,如带着学分一起转学,参加旅行讨论,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等。”总之,应用技术大学里的职业教育不单纯使学生获得专业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找到今后自我实现的途径。认清了这一点,才可避免转型中的院校沦为职业培训机构。
其次,应避免高等教育中的“新马尔萨斯倾向”。
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似乎成为世界性问题,我们在追求某些必要的生存目标时,必须考虑这种行为倾向的适度性。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教育中不应该存在,尤其是将教育视为完全为就业做准备的这种思想,被教科文组织形象地称作“新马尔萨斯论”。“毕业生就业可能不和他自己特定的或理想的资格相适应,这种情况不应该被视为不体面的事情。然而,这个人无法或不愿承担一项对社会有用的职务,而且也不去接受这项职务,这一事实就是教育体系破产的一个迹象。提出了这样一个全面的见解之后,我们便有可能驳斥教学应定额分配并应和就业的前景最紧密配合的那种新马尔萨斯论了。”教育不仅不能完全为就业而前行,也不能完全为某些政治上的意识形态所支配。在_现代民主教育思潮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情形下,居然还有大部分人为专制教育、奴化教育、驯化教育作辩护,这种“反教育”现象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而且都造成了巨大灾难,它是极端的国家主义,完全与人性背道而驰,为何仍然被某些人所认可呢?从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离民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大部分人不具备现代公民意识,他们和专制时代人们的思想状态并无本质差别。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经建议:任何新马尔萨斯论的倾向和任何放慢教育发展的企图,从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观点来看,都应排除在教育政策和教育策略之外。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这个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
再次,避免以服务地方为由而减少国家投入。
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严重偏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在高等学校当中,对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的投入远低于对重点本科院校的投入,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经费不足,办学条件难以提高,师资结构难以改善,若想在这种情况下再来一次全面的变革,对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无异于纸上谈兵。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这只是改变教学方式、服务企业的一种途径而已,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院校所面临的困境,况且,高校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培养人,而不是利用学生为企业工厂服务来改善经费。教科文组织在政策性文件中提到:“评价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准是其教学、培训、研究及社会服务的质量,因此,千万不要把经济关系的自由化和提倡‘企业精神’与不要国家政策混为一谈,尤其是有关高等教育的经费问题。也不应该把学校自治解释为迫使各校通过与企业签署大量的服务合同,或是收取或提高学费和其他与学习费用来自筹资金的又一政策。”
诚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为了响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需要,立足于地方、自主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地方政府理应为它们的发展负责。但从总体上来看,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院校与国家整体断绝关系。无论从经济制度来看,还是从行政体制来看,在我国,地方总是隶属于中央,因而,中央政府要理所当然地为其发展负_首要责任,这和西方联邦制国家教育政策所不同。教科文组织在《政策性文件》中还指出,在对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片面理解的影响下,在经费问题上过分强调国家与高等教育脱钩的政策极有可能导致“成本回收”的压力过大,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中千方百计寻求“其他资助”和“通过内部增效来收益”,这是一个危险。另一个危险是过多地要求将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种活动“商业化”。
最后,避免地方本科转型沦为“表面文章”。
调整结构只是开始,这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若真正想使问题得以缓解,各种与此相关的改革内容才是关键,比如大学之前的高中课程内容与目标、职业院校与大学的衔接、应用型专业课程变化、师资队伍变化、有效的质量评估、招生自主权及其他必要的政策支持。
很多教师就此怀疑,如果仅仅是学校名称变了,教师仍然是原来的,新的技能型教师的引进又没有得到政策的支持,那还不是和从前一样吗?如果政府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改变现有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困境,本科转型只会成为一纸空文。这些相关政策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观念、地位、资源、路径这些方面。重道轻术思想是一个严重的教育偏见,很多职业专科正是受此影响才不得不希望摆脱“职业”的帽子而向本科层次发展。如今,地方本科又要向职业教育这一方向靠拢,从观念上就难以让很多高校教师适应。高校招生政策和许多就业岗位对文凭的限制,让职业性院校无法和综合类大学相竞争,尤其是重本、一本、二本、三本的划分,几乎成为企业筛选人才的依据,这种人为的政策划分极大地影响了地方本科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途。本科层次的划分还对地方高校招生、获取国家资金和项目带来巨大影响,层次越低的高校,他们在资源竞争中越处于不利地位。地方本科转型还缺乏有效的经验,对于转什么、如何转的问题还没有明晰的路径,这种情况决定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然有这么多因素影响地方本科转型,如果国家不能主动清除现存的诸多不合理政策,不增加新的配套政策,那么它很可能在最后流于形式。
(转摘自《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5期)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析
王明东[4]
目前,国家已经把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提上了议事日程。教育部正积极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面对当前形势,学校何去何从,是一个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本文拟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开展的工作加以探讨。
一、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走出当前发展的困境的又一次历史机遇。从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处境看,普遍存在着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薄弱等问题。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陷入目前发展困境,与其办学定位有偏差、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突出、学科专业与地方主导产业契合度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陈旧、重学术轻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转型发展意味着在教育观念、办学定位、学科布局、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观念与制度的重构,这既是一场涉及对原有的办学格局、办学思路、办学传统、利益格局的重大的调整与变革,又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蜕变、自我超越和思想解放。其次,从国家需要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走转型发展之路。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行业急需应用技术型人才,一方面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造成就
业结构性矛盾。地方高校应把培养区域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走转型发展的道路。再次,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教育部有关部门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国家竞争力、实体经济的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高等教育的结构高度相关。德国、瑞士、芬兰、荷兰等应用技术类大学较多的国家,不仅竞争力在世界上排名靠前,而且失业率较低。
二、转型发展是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今后发展的规划和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在2012年5月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中勾画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明确指出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要在职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纳入到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统一培养体系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问题,提出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2014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驻马店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2013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并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2014年推进了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开展国家和省两级本科院校转型试点,推动这些院校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并着手标准体系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标准体系,鼓励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系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说,国家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而且自上而下扎实有效地推进高校转型工作。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若干年来的建设,新建本科院校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经过本科学教学水平评估和合格评估,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具备一定的转型基础。但是,据笔者了解,我国相当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办学定位为“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坚守传统大学的办学理想,至少是在传统大学与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之间摇摆,“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三大定位实际落实并不到位,由此带来
一系列问题,成为转型发展的障碍。
从整个外部环境看,转型发展需要打破“观念的桎梏”。一些本科院校热衷于“升硕”、“升博”,追求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办学目标片面追求“高水平”、“研究型”,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培养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认为职业教育层次低。这种观念的产生固然有新建本科院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与当今社会仍是“学历社会”有直接关系。尽管我国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不是一层次的概念,职业教育是要为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是,职业教育低于普通教育这个现实没有变,老百姓的观念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转变的。对学校而言,由此带来的则是生源危机。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除学校自身以外,还必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认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格局,转型发展毕竟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
从学校自身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业与用人单位参与学校办学力度不够,专业集群性不够,基于产业链的专业建设机制还未形成。二是传统的人才培养在内容选择上重知识传递,轻能力培养;教学方法重教师的灌输,轻学生的发现;获取学识的途径重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轻实践参与的直接经验。三是“双师型”教师行业实践能力需要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缺乏系统性。四是缺乏对外合作办学统一规划,合作的运行制度不健全,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五是开放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功能还须不断提升,实验实训室配套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六是服务社会模式较为单一,资源分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缺乏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性科研长效机制。七是评价主体单一,社会参与程度低,评价标准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
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开展的工作
学校转型是系统工程,转型并非为转型而转型,而是依时而为,顺时而动,为发展而转型。学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增强学校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鲁昕副部长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来源于国家需求、来源于国际经验、来自于百姓需求,也是来自于社会的呼声”,它既是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经济强国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面临转型发展,学校内部会有各种不同的思想认识,有的认为自身早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了,转型只是加强加强而已;有的则认为转型是降格,抱以抵制态度;还有的认为转型是学校的事,与教师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这些不正确的认识都会严重阻碍学校的转型发展。因此,学校转型发展首先要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加快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共识,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潘懋元先生认为,专业性代表了应用型教育的根据属性和本质特点。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专业教育,专业的划分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式设立的,因此,学科专业建设必须与市场对接,突出应用型。一是吸收来自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专家参与,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二是拓宽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渠道,积极构建组织有力、协调有道、功能完善的合作发展联盟。三是建立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对接的认证机制,建立有行业和
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四是基础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可保留其作为学科基础的课程存在,转为应用理科和应用文科专业,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岗位需求。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应用型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彰显专业特色。一是要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的对接。二是通过企业、事业、社区单位介入教学模式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使教育培养扩展到生产、管理和社区生活现场。三是加强与国外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联盟、协会开展合作交流,系统引进国外先进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优质教育资源。
(四)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岗位需求做出及时的改革与完善。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校地共建、校企共建等方式,共建共享实验室,实现互惠互利。二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采取依托、联合、共享等方式,将实习实训基地由单纯的学生实习实训功能,发展成为集实习与就业、教学与科研、科技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学研基地。三是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做到社会组织和企事业之中去,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解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能否健康持续的进行下去,能否保证转型后的教育教学质量,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师资队伍。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重视和处理好引进和培养、数量和结构、稳定和流动、师能和师德等几对关系。就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状况而言,一是打破学历、职称限制,加快引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新增专业急需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选聘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或管理干部。二是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行业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积极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改革
教师职称评聘和科研管理制度,突出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引导教师科研向实际应用转型,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产学研合作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表现。产学研合作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法规政策来有效的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首先是完善创业教育。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社区合作伙伴落户共建创业基金,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其次是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强化与中高职院校联动,面向小微企业积极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
(转摘自《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4期)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发展建议
——源自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启示
米娟,阙海宝[5]
2004年,我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9%,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促使高教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教在进行内部调整的同时,也广泛参考并吸收国外的先进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例如美国的精英教育模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应用型教育模式等。本文主要介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改革的启示。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产生及特点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产生及发展二战后,德国的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而以倡导洪堡“高等教育是纯科学、无目的研究和教学的场所”教育精神的综合性大学(Uni和Tu)所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0世纪60年代,德国教育界爆发了一场“德国的教育灾难”的教育大讨论,以期解决德国高等教育长期封闭于纯学术研究而忽视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此后,面向职业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68年,德国各州签订《德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的规定》,使各州在工程师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其他从事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学校,建立应用科技大学,其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n,简称FH,英文译名为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高等学校之一。德国1985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总法》中明确规定“不同的高校形式作为不同类型的高校体系中等值的要素而相互存在”,确保了应用科技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合法地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就读应用科技大学,1999年只有25%的学生选择读应用科技大学,到2007年则已达到29%,而此期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德国现有应用科技大学247所,注册在校生70.3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特点
1.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教学体现实践性
德国几乎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应用科技大学,学校名称前会加上城市的名称,并随着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FH的专业设置最初主要集中在工程、经济和社会事业三大领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科技大学也逐渐拓宽应用数学、化学工程、物理工程、建筑、电气、信息等领域,但较少涉及到医学、法学和经济学领域。应用科技大学学制4-5年,按8个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学生也可以获得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学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之前的学位是Diplom(FH),但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已有不少大学实行了美国式学士和硕士学位制度,Diplom(FH)已基本取消)。学习一般分为基础学习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一般为前2-4个学期,以学习专业基础必修课为主,在基础课程学完之后,通过学位预考即可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学习专业课程,做毕业设计及撰写毕业论文。通常第5、7学期或者3、6学期作为实习学期,学生要根据所学课程要求,自己联系实习企业,实习结束由指导师傅写出实习鉴定,并作为毕业考试的必备条件之一。由此可见,应用科技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所培养学生既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并运用各种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入学条件的宽口径
德国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因此不同程度的中学教育均有进入应用科技大学的资格,但进入条件有差异:(1)文理中学毕业生(接受过13年中小学教育)要求必须有一定的与所申请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一般为3个月。申请入学者须自己寻找企业实习,并要有带班师傅的鉴定,方可取得入学资格。(2)专业高级中学(实科中学)毕业生(接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可直接取得入学资格。(3)普通中学(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毕业生通过补习文理中学的课程,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亦可申请入学。由此可见,德国从制度上保障了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均有机会进入应用科技大学,从而确保了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生源。同时,对入校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技能要求,保证了入校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实践认识上的统一水平,便于学校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3.资队伍的实践导向
应用科技大学的师资主要由教授、其他教学专业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根据《高等教育总法》有关规定,应用科技大学教授的聘任条件必须要有博士学位,要求具有从事科学工作或艺术工作的特殊能力,同时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或开发方面具有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3年在高校以外的领域工作,并做出特殊的成绩。为确保学生接受的知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应用科技大学从社会各界聘请兼职教师,其比例达学校教师数的60%。另外,根据德国相关法律规定,应用科技大学的专职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以确保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许多应用科技大学每四年会为教授提供六个月的学术假,以便其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应用科技大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定水平的实践经验,而且要能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否则便不能到此类型学校任教。
4.经费的保障
联邦政府规定,包括应用科技大学在内,就读第一学业的大学生免收学费。也即正常的学习时间内(包括留学生),只要是修读第一学业,国家将承担学生的学费。但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学业仍将继续学习或者修习第二学位,则需要自行付费。国家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还通过就餐、住宿、医疗、交通等途径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尽可能的减少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不过最近有报道显示,大学学费收费问题是德国近几年来高教领域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德国大学校长联习会议已经决定大学生今后将支付每学期最高500欧元学费,这些费用最终将被用来改善高校教学设施,并提高大学质量,但目前收费的大学仍然相对较少。
5.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评估体系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主要是学校与社会机构、媒体和工业界合作,由各行业的专家们设计出评估指标和调查表,通常将“贴近实践、师资质量、理论教学质量、高等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等”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调查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们,根据他们的评价结果对学校和专业进行排名。内部评估的组织承担者可谓多种多样,既有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咨询机构或者由他们授权认可的评估机构(如高校评估中心),又有一些由学科专业委员会成立的评估组。同时,学生也会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他们是评估活动的重要力量。为了保证评估机构自身的质量,德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决定,与大学校长联习会联合成立一个独立机构——认证委员会,专门负责对教学评估工作的质量认证与学士、硕士课程的审批工作。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得教学评估既有客观数据参考,又兼顾企业家、学生的主观判断,同时还按照教授对此提供的评判,使得应用科技大学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学校的教学和管理。
6.企合作的保障
1996年,德国科学委员会通过《对应用科学的决议,首次明确企业是应用科技大学的学习地点,在企业学习是应用科技大学学习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7]。校董事会中除了校内的教职工外,还有来自企业界的高层管理人士,他们会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如参与学校项目教学、开设新专业、制订教学内容等。企业在高校里设立或投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大学也成立科教园区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平台。同时,企业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确保学生1-2个实践学期,学生60%-70%的毕业设计题目来自企业。应用科技大学有60%的兼职教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企业。正是学校和企业的这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促进了产学研的充分结合,既为德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应用性人才,又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提出和发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学生数量自1999年扩招后成倍的增长,但原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并没有改变,培养的人才不能较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是8∶2,为了更好地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003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就指出:“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以上政策充分肯定了应用型人才在我国人才队伍中的地位,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2013年6月28日,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立地方高校研究中心。这正是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始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研究较为深入的尝试。
(二)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发展建议
1.探索高校分类设置,明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一味追求“高层次、综合型和一流水平”,造成了高等教育的生态结构失调。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要求,可实行二元结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将高校规划为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其中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又可以按照工程型、技术型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工程型高校、技术技能型高校。我国现有的高校,除部分研究院校和特殊院校外,均可归类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使学术研究型高校和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逐渐接近欧洲发达国家的比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须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可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或为学生提供第二学位选修等方式,提高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比重。鼓励学生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制。另外,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2.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放宽入学口径
我国有统一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除少数学校有自主招生的资格外,绝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要通过统一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进入不同批次的高校,各批次学校之间缺少流通机制。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也仅停留在考试成绩上,极为不科学。因此,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应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技术人才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可制定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放宽学生入学口径:(1)普通中学学生:学习成绩应通过参加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还须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践技能培训,达到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基本技能要求,方可取得入学资格。(2)职业中学学生:结合统一高考(或对口高考)、职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专业技能考核三项进行综合评定,达到要求,即可取得入学资格。(3)继续教育学生:根据国家学分转换的相关
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重考核,达到要求,即可取得入学资格。
3.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是经过学历教育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也基本不涉及实践技能,使得高校教师整体呈现学术能力较强、实践技能较弱的局面。国家虽大力提倡培养“双师型”教师,但对此类教师的评价标准却并不统一。双师型是指既有教师系列技术职称,又有其他系列技术职称或者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过相关工作的教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严格教师的准入条件,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具有3-5年相关行业的校外工作经验;其次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暑期实践,学习新的技能,并严格对教师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的重要发放依据。同时,鼓励教师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有效衔接。
另外,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应配备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从现有高校、与学校自身专业相关行业、合作企业聘请教授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还可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海外学习培训,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
4.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行业企业指导
校企合作有以企业为主导的模式:如“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办式”;也有以学校为主导的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式、产学研结合式和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国家虽一再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企业参与程度不一致等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往往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应积极主动深化校企合作,学会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可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使行业企业对学校的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建言献策。各行指委要充分利用与企业紧密联系优势,推动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推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同时,学校要积极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实验实习实训平台。
5.健全评估机制,发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作用
我国现行的学校评估机制是以学术标准为主,这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产生了矛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不能按照学术标准来考评,否则又会重新陷入“高层次、综合型和一流水平”的怪圈而难以有效发展。因此,国家应建立对学生研究型高校和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估体系。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应建立以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为评价标准的评估体系,强化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深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等方面的考察。学校应发挥校外校内双重评估机制:一是要注重发挥行业、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在评估评价中的作用,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价与认证;二是调动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代会和学代会对学校各项管理进行评估。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联盟成员之间提供了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共同研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各成员的规划与发展进行帮助和指导,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的监督、检查、评价评估体系。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联盟的作用,监督、评价评估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三、结束语
鲁昕部长曾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①;并要求新成立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需明确应用型定位②。其意在建立一个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硕士一体化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体系,以建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型—技术型—
工程型人才的格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介于高职学院和综合性研究大学之间,是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产物,也是我国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后发国家的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依靠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形成合理的分类格局,国家便应该充分吸取欧美发达国家较为健全的高等教育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利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合理分类和发展的政策,以引导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健康发展。
(转摘自《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一份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报告
——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探索写真
韩家清[6]
进入10月份,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院长陈建国先后三次奔赴许昌市魏都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襄城县、长葛市、鄢陵县等地,调研该校与许昌市人才共建“双百工程”开展情况。作为许昌学院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双百工程”已经实施了近一年,首批20名学校教授、专家被派往地方县(市、区)政府部门挂职锻炼,27名企事业单位专家走进许昌学院任兼职教授也即将收官,“双百工程”到底效果如何?作为一个平台,该项工作对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所起到的作用也亟待评估。这正是此次王清义、陈建国一行的目的。
在许昌市科技局,局里的主要负责同志一见到王清义,就对许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现许昌市科技局挂职副局长周颖杰的业绩进行了一一列举。更重要的是,周颖杰积极牵线塔桥,在企业建起了许昌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和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并与万里运业、河南速达物流、森海电气等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办学意向。
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韩玉芬作为许昌学院兼职教授、法政学院名誉院长,一年来真正融入学校,成了“许院人”。一方面积极完善学生的法学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组织双向交流,学校法学教师参与法院的法官培训,法院安排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法官同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今年5月份,她更是把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搬”到了许昌学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零距离接触庭审现场与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
这些让王清义、陈建国感到十分欣慰。今年20名外派干部中,有6名担任县(市、区)及市直局委行政副职,14名被派到了市直局委及知名企业挂职局长助理或企业副总。5年的时间,将有100名学校的专家、教授到地方、企业挂职,100名企事业单位专家走进校园,成为外聘教授或名誉院长。
这是许昌学院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这样的创新,这样的力度,在全国高校少见。“对高校来说,与地方搭建人才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对开阔视野、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育教学,进而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符合度是十分必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交流共享,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深化了校地合作,促进了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成效已经凸现出来了。”王清义说。
“双百工程”已经成为许昌学院在转型中破解“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打造、校地深度合作推进等发展难题的绝佳抉择。而“双百工程”只是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掀起众多浪花中的一朵。
色彩斑斓的火花
许昌市历史悠久,同时又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经济总量全省领先,上市企业数量仅次于省会郑州。该市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能源电力等支柱产业基础深厚,发制品、人造金刚石、烟草等一批产业优势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昌市要着力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打造经济升级版,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全力建设智慧型、创新型、美丽型、文明型、幸福型许昌。新的蓝图,需要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支撑,去付诸实施。
许昌学院,72年办学历史,尤其是2002年升本以来,几经打拼,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现有的57个本科专业中,10余个为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精英荟萃,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者325人,博士近200人。科学研究实力渐长,微纳米研究成果丰硕,魏晋史探赜,蜚声学坛。然而,面对河南40余所同质化兄弟院校,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机遇,面对许昌调整产业结构的新形势,学校必须立足自身办学实际,稳步推进内部改革,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推进转型发展。
于是,许昌学院领导洞烛先机,抢抓机遇,以政产学研用结合为核心,强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定位于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开辟一条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的办学之路。
在这一顶层设计中,许昌学院明确提出了“三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办学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凝练办学特色,突出“地方性”;二是坚定不移地走政产学研协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之路,突出“应用型”。一方面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发挥政府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中的指导、主导、协调作用,帮助破解学校在转型初期服务地方能力相对不足等难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探索成立行业创新学院,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三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之路,建设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强化产教融合,增强办学活力,突出“共赢性”。学校通过建设微纳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型盐产品工程技术中心、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工程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着力解决校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问题,有效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如此,一方有需,一方有求,一方有情,一方有意。许昌市、许昌学院都在寻觅解困之策,实现快速发展,蓦然回首,都有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之后,双方就顺理成章地碰撞出了2013年12月5日那色彩斑斓的火花。
2013年12月5日,暖阳高挂,天朗气清,几乎成为许昌人的节日。许昌市人民政府支持许昌学院建设应用型科技大学签字仪式,在市政府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共同主持签约仪式,市长张国晖与院长陈建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共识是,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强政产学研用对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共谋发展之大计、共创许昌新辉煌。作为《战略合作协议书》的内容之一,双方合作开展的“双百工程”同时启动。
签约仪式现场,许昌学院还与长葛市、鄢陵县等县、市、区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在许30余家大中型企业,如许继集团、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如此大规模、有诚意的校地合作,是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校企“联姻”,真正走上了一条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之路。
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率领一位副厅长、8位处长出现在签约仪式现场。朱清孟动情地说,双方的合作是探索河南省高等教育与地方紧密合作的一个范例,对推动许昌学院实现战略转型发展,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他认为,许昌这片沃土不仅为许昌学院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的广阔天地,而且也给学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货真价实的硕果
的确,合作协议的签订为许昌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于是,“人才培养有特点,社会服务有特色”叫响许昌学院上下。全院围绕地方需求调整专业,人才与地方企业合作培养,科研根据地方需要来做。学院认真总结升本后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后,扬长避短,多策并举,重点出击,在转型发展方面接连打出“组合拳”。
一批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应运而生。许昌学院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许昌及周边区域能源电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超硬材料等优势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学校先后与许继集团、许昌市公路局、许昌钧瓷研究所等单位和企业合作,联合举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土木工程、艺术设计(陶瓷艺术方向)等专业。今年新增设的纳米材料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和工程造价三个本科专业顺利招生,明年拟增设的车辆服务工程、生物制药工程、道桥与渡河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也已上报待批。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契合度日益提高,初步形成了“理工为主、多科协调,紧贴地方、特色凸显”的专业发展格局,一批具有明显区域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专业群”已经形成。
“双师型”教师能文能武。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优先引进具有企业工程背景或企业管理背景的人才,如许继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奎甫、陶瓷艺术大师冀德强、高级美术师张宏伟等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相继加盟学校,任兼职教师。此外,在职称评审、绩效工资、课题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引导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学校还与企业开展实际合作,选派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教授和博士们去一线“充电”。同时,作为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改革举措,学校与许昌市委市政府合作实施的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已成效初显。
行业学院稳步发展。学校与中国发制品行业协会和河南瑞贝卡集团联合成立了省内首家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型行业学院———瑞贝卡学院,建立了理事会制度,首批设立的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专业今年已经招生。此外学校与西继电梯合作组建电梯学院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与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养护分会共同筹办道路养护国家培训中心。一系列行业学院的探索建设和运行,将围绕社会行业需要,根据行业企业职业资格和岗位素质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深度融入行业元素的特色课程,积极引进企业专家授课,定向培养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专业人才,作为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这标志着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搭建顺利。学校面向区域重点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构建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相衔接的协同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服务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纳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型盐产品研发中心、建设工程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三维设计与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区域重点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搭建起来了,与企业合作共建的风电实验室、生物医药实验室等联合实验室投入运行了,与企业的联合科技项目攻关有条不紊地推进,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如“蜂产品除铅关键技术研究”“发制品生产的新工艺研究”“发酵型紫甘薯饮品关键技术的研究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许昌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优化研究”“钧瓷的文化传统和产业战略”等一批直接服务于地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科研项目相继完成,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各类专利100多项。其中与许继集团合作开发的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机等产品实现产值1.2亿元;与领先药业公司合作开展提纯对氨基苯甲脒的研究,使其产品纯度增加了43%,售价提高了10倍;与许昌瑞美真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人造角蛋白新型仿真发”,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由该校教师研制的无人机试飞成功,成为河南高校首例,备受关注。
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创新能力同步提升。许昌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差异构建不同的培养目标,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工程”,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龙头,以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增强人才培养的行业针对性,邀请企业和行业专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引入企业行业元素加强课程改造,与企业共建横向课程。校企协作编纂的教材,如许昌学院与万里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公路养护》,在课堂受到学生一致好评。通过校企合作,建设起近200个实习、实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按照“兴趣进社团、社团育能力,能力进基地、基地孵项目,项目进园区、园区助创业”的思路,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成立了20多个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多次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面向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依托专业实验室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吸纳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入住园区。
许昌学院的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多名学生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2014年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许昌学院荣膺金奖,成为河南省唯一一所相继获得金、银、铜奖的高校,斩获第十届河南省音乐舞蹈大赛金奖,由许昌学院承办的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刚刚落幕,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部项目放在高校,这是河南省首次。
令人向往的前景
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郭超峰,现挂职长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3年12月就任后,一直忙于当地科技申报、联合办学等工作,积极为学校、地方和企业搭建合作交流桥梁。近一年的工作经历,使他感触良多: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收获了友谊。
而万里路桥总裁付建红作为许昌学院的兼职教授,却有着和郭超峰不尽相同的感受:我们借助许昌学院的力量,提升了企业科学施工、科学管理、服务客户的能力。我们乐意为学子们提供实践、实习场地。
学生们说,兼职教授给我们上课,课堂活跃了,兴趣浓厚了,动力更足了,也修正了我们对一些课程的错误认识。比如《公路养护》,以前误认为“修修补补,没啥学头”,经兼职教授一讲解,没想到公路养护在设备、材料、技术、管理等方面有这么大的学问。由此可见,政产学研结合使许昌市和许昌学院实现了双赢,合作渐入佳境。
许昌学院阔步驶入转型发展快车道。正在构建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与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文化高度融合,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正在建设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先进技术转移基地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综合体。中原大地上,又一所高水平示范性应用科技大学雏形展现。发展前景光辉灿烂,双双合作正未有穷期。
未来五年,许昌市政府和有关企业将投入2亿元左右资金,支持许昌学院产学研合作,支持许昌学院实现创建应用科技大学目标。当前,许昌学院正在谋划与许继集团合作建设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与黄河旋风金刚石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高品质超硬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打造融先进技术研究、积累、推广于一体的合作创新基地。政府、学校和企业将共同投入350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投资1亿元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工程实验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将把企业引入校园,建成集产品研发、技术推广、项目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中心,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平台。除瑞贝卡学院外,学校还在积极筹备与地方重点企业合作,联合举办电梯学院、万里路桥学院、汽车学院等行业学院,以行业学院建设引领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许昌学院还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地方文化的研究保护力度,做好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大文章。如依托许昌“三国文化之乡”优势,成立了魏晋文化研究中心,努力在魏晋史、建安文学等方面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依托许昌的钧瓷文化和产业资源,成立了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钧瓷研究院,建起了钧瓷艺术博物馆,开办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立足中原大文化,建设起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和吴道子美术馆,开展对中原农耕文化、河南民间舞蹈、工笔画等方面的研究。文化传承,逐渐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
“许昌学院的学生更好用了!”这是许继集团、双汇集团、森源电气、众品食业等大中型企业对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做出的最新评价,也是对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成效最好的诠释。
7月5日至8日,在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推进会上通过了《许昌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我省高校围绕转型发展首家推出实施意见的院校,标志着该校改革不断深入,转型探索步入“深水区”。
《实施意见》提出,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构建起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任务,与区域重点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文化高度融合,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专业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先进技术积累转移基地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联合体,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陈建国说:“我们已经明晰了第一个五年的主要任务,即为基本构建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能够支撑产业升级的协同创新平台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出与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协作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模式,形成与转型发展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而这个五年目标在《实施意见》中被分解为“十大项”: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和特色专业群、稳步发展行业学院、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着力打造应用型教师队伍、努力提升学科的支撑作用、打造高等教育“立交桥”、加快形成国际化办学格局、不断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我们要凝聚师生力量,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并为我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经验。”王清义说。责编度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而这个五年目标在《实施意见》中被分解为“十大项”: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和特色专业群、稳步发展行业学院、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着力打造应用型教师队伍、努力提升学科的支撑作用、打造高等教育“立交桥”、加快形成国际化办学格局、不断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我们要凝聚师生力量,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并为我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经验。”王清义说。
(转摘自《河南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10期)
[3]袁礼(1987—),男,湖南衡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和思想研究。
[5]米娟(1988—),女,四川巴中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政策;阙海宝(1976—),男,重庆云阳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在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办教育及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