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与研究动态2011年第2期(总第7 期)

信息类别: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14-04-08 15:56:20 点击数:

                                                                           
                                                                            


 

 

 

 

20112期(总第7 期)

20115 31

 

 

 

 

顾问:郭

              主编:吴春晓

              副主编:彭香萍

              责任编辑:钟

 

目 录

 

 

●名校理念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中山大学校训)

 

●政策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

 

●研究专题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创建探究

培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探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简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定位与思考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探讨

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取向

 

●他山之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与实践

 

 

 

·名校理念·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中山大学校训

 

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有着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简称“中大”,在广东全境拥有四大校区,属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位列985工程、211工程。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至20世纪30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7个学院(文、理、法、工、农、医以及师范)。1935年开始设立研究院,培养研究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分别是教育部和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风格,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结构,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的“十字训词”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原意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政策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国办发〔20104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决定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搞好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充分考虑城乡差别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把整体部署和尊重基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增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重点任务及试点地区、学校

  (一)专项改革试点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部分市县,浙江省部分市,安徽省合肥市,甘肃省部分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云南省)。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县,贵州省毕节地区,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江苏省,浙江省)。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抉择校问题。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北京市部分区县,天津市,山西省,黑龙江省部分县市区,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四川省成都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晋中市,辽宁省部分市,吉林省通榆县,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嘉善县,安徽省,福建省部分市县,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部分市区,海南省,四川省部分县,云南省,甘肃省部分市,青海省部分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县,贵州省毕节地区,甘肃省酒泉市,青海省海南州)。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云南省)。

  3.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辽宁省盘锦市,江苏省南通市,安徽省,山东省,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部分市县)。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北京市,广东省深圳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部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北京市,天津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陕西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海南省,重庆市,云南省部分市州,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

  4.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市,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部分市州)。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部分市,安徽省部分市县,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毕节地区,云南省部分市州,青海省)。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市部分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江苏省部分市,浙江省部分市,山东省部分市,河南省商丘市,湖南省部分市,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甘肃省部分市)。

  5.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安徽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北京大学等33所部属高校,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赣南医学院,海南大学,西藏藏医学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北京大学等17所部属高校)。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北京市,在沪部分高校及附属医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广州市)。

  6.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广东省,云南省)。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北京大学等26所部属高校)。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清华大学等8所部属高校)。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完善高校内部财务和审计制度(黑龙江省,浙江省,厦门大学等3所部属高校,长春理工大学)。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湖南大学等3所部属高校)。构建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健全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黑龙江省)。

  7.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甘肃省部分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等14所部属高校)。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北京科技大学等15所部属高校)。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外国语大学等5所部属高校)。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部属高校)。加强内地高校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探索闽台高校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福建省,广东省)。

  8.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云南省)。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具体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深圳市,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云南省,西安欧亚学院)。

  9.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的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创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北京市,黑龙江省,江西省部分县市,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陕西省部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实施范围(北京市,江苏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河北省,吉林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部所属6所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青海省部分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河北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吉林省松原市,上海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中山市,陕西省宝鸡市)。

  10.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重庆市,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甘肃省)。

  (二)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

  11.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明确政府责任,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多种途径解抉择校问题。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系统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省,湖南省,重庆市)

  12.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强化省、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推进城乡、区域、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天津市,辽宁省,河南省,四川省)

  13.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完善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黑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

  14.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促进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兴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浙江省)

  (三)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15.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圳市)

  三、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抓紧抓好试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教育改革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试点工作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统筹制定试点方案,统筹推进试点实施,统筹进行督促检查,统筹开展宣传推广,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开展改革试点的地区和学校,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把推进改革试点作为重要工作职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改革措施,掌握改革动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科学制订实施方案

  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要组织试点地区、试点单位,深入调研,充分协商,科学论证,在申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形成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明确改革目标、改革措施、进度安排、配套政策、保障条件、责任主体、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预期成果及推广价值等核心内容。制订实施方案要充分听取试点单位广大师生员工和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充分听取家长、专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地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后启动实施;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试点实施方案,由主管部门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后启动实施。

  (三)加强检查指导

  改革试点启动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按照试点实施的计划进度,开展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试点方案。对于实施中需要突破的政策和规定,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充分论证,积极探索,稳妥操作。对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要深入分析和系统评估,做好预案,积极化解,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大的偏差。对于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要及时总结,组织交流,加以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扎实实把改革引向深入。试点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重大政策调整、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对试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对措施不具体、保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试点项目,对以改革试点名义进行不正当办学行为的试点单位,将予以调整。为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将对试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报告。

  (四)加强宣传引导

  教育体制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改革、投身改革。对在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都应给予保护和支持。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多做政策宣传、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增进共识、统一思想的工作,多做典型报道、示范引导的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研究专题·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创建探究

孙先民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百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诞生,占全国现有本科院校的六分之一。新建本科院校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相比,在办学硬件、师资力量、管理经验、学科建设、文化积淀等方面都存在先天的不足,如何摆脱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在激烈的竞争中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以特色求质量求效益,形成自身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正确认识和界定办学特色的内涵,科学凝练和创建办学特色,既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扩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一、办学特色的内涵辨析

(一)“特色”的概念界定

关于“特色”,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辞源》解释为“特别优胜处也”。《辞海》将“特”解释为“杰出的”、“独有的”等;“色”解释为“颜色”、“品类”、“景色”等。进而可以将“特色”理解为独有的、优秀的品类和景色。英语中,“特色”对应的单词为“characteristic”,意为“special marker quality”,译为中文为即“特有的标记或特质”。另外,也有不少学者根据应用需要对“特色”做过一些界定。刘献君认为“特色”是一个事物特殊的质量和品质;李泽或界定“特色”指的是格外突出的风格或特点;江红霞指出“特色”是优质事物的规定性,代表着事物发展和前进的方向,具有独特性、统一性、代表性和积淀性等特征,既是事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优异本质的表现,又是事物在发展中的历史沉淀。

(二)办学特色的特征提炼

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为高校办学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动力。目前对办学特色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将办学特色解释为“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这一定义特别强调了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据此定义,可见办学特色有几个特征:一是独特性。办学特色首先表现为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品质和行为模式,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其作用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上。独特性是办学特色存在的本质特征。二是稳定性。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并能得到社会公认。稳定性是办学特色赖以存在的前提。三是优质性。办学特色应该是一种优于其他学校特别是同类学校且具有比较优势教育资源的优质风貌。优质性是办学特色存在的基础。四是影响性。办学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示范作用,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性是办学特色存在的目的所在。五是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远景,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不断丰富和持续发展。发展性是办学特色存在的目标所在。六是社会性。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决于学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中做出的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实际贡献。办学特色是学校市场价值与学校竞争优势的完美结合,它既需要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更需要社会的认同。社会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最终评判标准。

(三)办学特色的内容分析

在明确办学特色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进而可以对办学特色的内容作深层次的分析。尽管人们在实践中对办学特色内容的表述丰富多彩,但上升到哲学层面,不外乎是三个层次:第一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上的特色。这是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形成办学特色的思想动力和支配力量,也是办学特色的最深层次的内涵。高校办学是否有特色,集中体现为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否有特色。第二是政策环境、制度模式、要素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日常办学实践中所说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均属这一层面。这一层面属于办学特色的中观层次,它们既受到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制约,同时又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表现形式。第三是物质环境、校园建设方面的特色。这是办学特色中最显性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最表层的表现形式。

二、创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

(一)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必要性

1.创建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处于升格的“过渡”期,面对国内外众多高校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面临从专科到本科、从单科向多科的转变,要想谋求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提升竞争能力,就必须突破固有的办学劣势与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谋划和设计特色强校之路。从这一意义来看,创建办学特色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战略,更是新建本科院校重要的发展战略。

2.创建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区域化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新建的本科院校大多地处省会以外的地级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方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新建本科院校确定学科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要依据。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认真研究和分析地方经济需求,立足学校自身优势,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等方面创建学校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3.创建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迎评促建的客观需要。

当前,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正处于迎评促建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特色项目”与7个一级指标单列,并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指标导向的层面上来看,这不仅仅是让参评院校去总结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推动各个学校去创建办学特色,使每所学校都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也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可以支配或影响全局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研究领域为突破口,集中人、财、物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打造学校的品牌学科和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文化氛围,以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突出的高校。

(二)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办学特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创建办学特色的进程中,往往停留在空泛抽象的特色建设理论上,并没有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特色建设方略,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倾向和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1.办学“趋同”现象比较普遍。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趋同”现象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与专业设置趋同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趋同等方面:一是办学定位趋同,主要表现为盲目追求高层次、学科齐全和大规模。许多学校不顾自身实际,一味追求综合性、研究型;盲目扩展学科领域、增设新兴学科专业和边缘学科专业,大干快上硕士点、博士点;不顾学校办学资金、师资队伍状况等约束条件,一味扩大招生规模,盲目扩建基础设施。二是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许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不是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是“赶热门”、“抢市场”,遇到热门专业就一哄而上,造成新的专业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三是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趋同。许多高校忽视社会的实际需要,争相培养学术型、综合性人才。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许多学校没能切实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只是提出一般化的目标,如“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等,宽泛而又空洞,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千人一面”。

2.办学“迷失”现象比较突出。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迷失”现象主要表现为学校在规模扩张、国际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许多新升格院校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掩盖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规模扩张过程中迷失了办学理念,逐渐削弱了已形成的特色,结果使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同时,许多学校在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办学经验时,往往没有结合地方实际和学校实际而全盘模仿别人的发展模式,弱化了自身特色,导致了“千校一面”现象。

3.办学迎评“为特色而特色”现象比较明显。

当前,有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迎合学校评估便仓促创建办学特色,搞短期的特色发展项目,企图以几个特色项目来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而这些特色项目缺乏长远的整体战略规划,在建设过程中也缺乏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和支撑。这种为迎合学校评估而仓促创建的办学特色,违背了高校办学规律和办学特色的形成规律,也对同类高校以及学生诚信教育起到负面效应。另外,学校的一些改革的成果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不一定能归纳成为学校的特色。

(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创建的内容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的高度关注,一定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和梳理,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办学理念,认真抓好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及校园文化的特色建设,形成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特色体系。

1.确立办学理念特色,更新教育质量观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目标价值的外化和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学校科学规划与准确定位的基石和先导,是办学特色形成最具活力的因素和源头所在,它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形成的灵魂,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生力量,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当前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既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面向社会、市场需求,秉承历史的、优秀的办学传统,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树立高等教育质量关,形成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理念。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凸显学科专业特色。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创建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是体现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因此,在打造学科专业特色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的意识,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找准学科专业建设的途径。具体来说,一是学科专业的设置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使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要考虑本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切忌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学科专业上的大而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热门学科专业。三是努力创造条件,设置新兴学科专业。由于校情、区情的不同,一所学校不可能在所有的新兴领域中都去布点。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分析新学科专业设置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从中选择若干领域进行布点。四是在创建学科专业特色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和发展学校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学科专业的个性特征或特色,将成为高校的“品牌”或办学特色,会影响、带动高校的整体发展,也将提升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3.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利。

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发展自身特点的健全的管理模式,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高校创建办学特色的坚强保障。新建本科院校要保持、发展和创新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必须构建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益、水平和培养质量。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不断深化,总体趋势是政府放权,给学校在招生、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编制与实施、机构设置与人事、科研与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财产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较大的自主权。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过程中,坚持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结合尤为重要。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以利于培养素质高、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和直接体现。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生力量,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培育和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有类型和层次之分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培养特色人才,首先,必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树立适应性、差异性、创业性和区域性的特色人才培养理念,推动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其次,要按照“育人为本”的原则,确立“坚持以面向地方、培养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第一线的科技、管理、策划、维修、保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一专多能的通才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生源参差不齐的特点,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特色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和制度保障。

5.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学校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校园”这一特定的区域里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由师生共同创造、培育出来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的综合个性表现,它包括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在学校软硬件建设中融会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共同的精神、传统、作风。同时,高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导向和辐射功能不仅可以影响在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大学生感受、认同并深深习得这种文化,学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的思想水平、价值观念、行为作风因受到校园文化的作用而对社会环境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开展特色创建的实践中还必须营造校园文化特色。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要深刻认识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注意分析这些文化要素对校园文化产生的种种影响,并且努力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加以体现,进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凝练大学精神,重视校风建设,精心培育大学精神文化;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支持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的繁荣,着力建设大学学术文化;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不断创新大学制度文化;规范学校形象标志,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建设人文校园环境,努力打造大学形象文化。

(转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10期)

 

 

培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探析

林雪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是高职高专合并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促使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由注重数量的扩张开始转向注重办学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提升。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较短,起点较低,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水平、办学总体实力以及文化积淀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市场,如何提升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把握主动,是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办学特色是高校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升本后的地方院校要在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态势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铸造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培育办学特色的动因

在《辞海》中,“特”有“特出”、“杰出”之意,“色”有“景象”、“光景”之意,因此,“特色”可理解为“特出的景象”或“杰出的景象”。按此解释,可引申出特色的三层基本涵义: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办学特色则是指一所大学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逐步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个性风貌。“独特的个性”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异质性、优质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是办学特色最显著的特征。

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办学理念、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学科专业、教学方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是一所大学整体个性的体现。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办学特色必须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并完善。实践证明,新建地方院校只要牢固树立特色化的发展战略,从自身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条件及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找准位置、科学定位、勇于创新,都可以打造出鲜明的办学特色。有特色就有质量,有特色就有效益,有特色就有发展,有特色就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讲:“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国家开始实行“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的宏观调控政策,促使高校对生源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面对招生市场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压力,如果没有办学特色,新建地方院校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发展境地。因此,竞争压力是新建地方院校培育办学特色的动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国家经济结构开始战略性调整,我国多元化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千校一面”必然难以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的现实需求。为了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特色人才,地方院校必须追求办学个性化,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因此,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是新建地方院校培育办学特色的又一动因。

此外,培育办学特色也是新建地方院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客观需要。在教育部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现中,把“有无特色,特色是否鲜明”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工作水平优良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目的就是要鼓励各校办出特色,发挥特色。二、培育办学特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新建地方院校特色办学的意识普遍增强,许多高校提出“办学特色化”的发展战略。然而,在办学实践过程中,不少地方高校违背办学规律与实际情况,在强调“特色”的同时,又都背离“特色”,存在“去特色化”的倾向。

1.办学定位的单一性

办学定位相似,主要表现为不考虑自身的办学实际,贪大求全,盲目攀高,急于求成。许多地方高校以提升办学层次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专科学校想升本科大学,教学型大学想升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想升研究型大学,并以办成“高层次、综合型、多学科和一流水平”的大学来制定发展战略目标。这种单一性的发展目标显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更不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探其根源,主要是长久以来政府对高校的投资及其社会地位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校的办学层次。由国家指定的重点大学在各方面都

能受到优待,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很多时候也是参照重点大学的办学情况。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地方高校“只好拼命模仿重点大学的办学模式,不断追求办学层次,希望跻身于重点大学的行列。”

2.学科专业设置的趋同性

一些地方高校不顾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脱离社会需求,只要是所谓的市场热门专业,地方性、区域性不强,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竞相增设学科专业,以至于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结果不但没能形成新的优势学科,反连原有的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也丢掉了。

3.“特色建设”混同于“一流建设”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办学特色的定义、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外延等基本观点尚存在较大分歧,导致现实中一些地方院校对办学特色的理解出现偏差,误以为培育办学特色就是创建一流大学,办出一流就必须办出一定的规模,以至于在规模扩大及学科门类齐全等方面大做文章。事实告诉人们,虽然世界一流大学或国内一流大学都具有一定的办学特色,但并不是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或国内一流大学。另外,部分地方高校为了应对评估“为特色而特色”的现象比较明显,其所谓的“特色”大多体现在个别专家的“精心凝练”上,或仅仅依靠几个项目、几个文件来完成。这种为迎合评估而匆促考虑的办学特色,更是背离了办学特色的应有之义。

三、培育办学特色的路径

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往往更容易形成办学特色。但办学时间的长短与办学特色的形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历史悠久的学校未必都能形成显著的办学特色,办学历史短的新建高校也非一定办不出特色。新建地方高校只要牢固树立特色化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自身独特的成长历程,就一定能在各自的层次类型中形成比较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

1.找准位置,凝练定位特色

学校定位主要是指学校在办学类型层次、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办学定位是高校生存与竞争的方向和目标,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正确分析自身条件及内外部环境,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在层次定位、区域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上选择准确。作为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地方院校,在区域定位上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依据地方特定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准确定位,才能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办学目标,从而为培育办学特色奠定基础。因此,科学的办学定位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前提,办学定位的个性化是个性化办学的基石。

2.依托地域资源,铸造学科专业特色

建设优势学科是形成学科特色乃至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新建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科专业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不能全面铺开、面面俱到,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方针,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首先在已有或独有且相对优势的学科专业基础上进行,同时不断扩大传统优势学科的覆盖面,逐步推动学科专业特色的形成;其次,由于地方性、区域性是地方院校的第一特征,因此地域资源是新建院校铸造学科特色的重要依托。新建院校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选择上,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科学地谋划学科专业建设;要瞄准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有计划地培养重点学科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并及时根据地方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应变,最终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结构。

3.立足优势学科,打造师资队伍特色

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代代教师的质量。”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已有办学特色的传承者,又是办学特色发展的创造者。因此,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特色、科研特色等建设发展,需要有特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这是创建高校办学特色的关键,否则学校的各项特色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新建院校而言,既要面对缺乏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的事实,同时还要应对学术骨干稳定和引进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院校更要抓住这个主体,实施名师战略,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龙头构建师资队伍,同时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营造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切实把打造师资特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4.大胆创新,孕育办学理念特色

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可见,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理想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导向、激励和规范的作用。它和办学特色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知行的关系,惟有创造性的办学理念才能指导创造性的办学实践,通过实践的检验,确保办学理念能够渗透到办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形成办学特色。事实证明,一所高校一旦有了创新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相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建地方院校要确立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首先必须符合国情、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其次必须依据其地方性特征,把握一定时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准确分析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明确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办学特点,破除陈规、大胆创新,孕育出自己的特色理念。

5.坚持育人为本,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理念特色、定位特色、学科专业特色等最终要通过培养的人才来体现。因此,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换句话说,衡量学校是否有特色,归根到底要看培养出的人才是否有特色。如果学校培养不出有特色的人才,办学特色的培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新建地方院校培养人才的最大特点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保证人才质量与特色,地方院校首先要根据地方社会对人才类型、规格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好地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其次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师资水平、学科特长及地域文化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创造性地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再次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打造人才培养特色。

总之,对一所新建地方院校来说,培育办学特色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办学特色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的改革与建设。地方院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和行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进而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转摘自《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简论

安姝, 王守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一批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异军突起,已超过200所,占到普通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扩大高教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我国高等本科学校合理布局、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师资、设备、文化积淀等方面相对于知名大学却比较弱,如何整合资源,建设适合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特色文化建设的特点入手,扬长避短,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

一、特色文化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色,是与史俱来的客观存在,大学是教育机构也是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文化组织,每所大学都应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文化就是指引领大学发展的、能区分这所大学与那所大学的独特、稳定的校园文化,包括独特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反映学校个性的特殊文化现象。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也将“特色文化”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以引导高校重视学校的办学理念,总结创建本校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市场经济时代,高校竞争日趋激烈,创建特色文化已成为高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为了更好的掌握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情况,课题组对周边各省新建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以山西省为重点进行详细调查,包括五所新建或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山西大同大学、晋中学院、忻州学院、运城学院和太原师范学院)和二所老牌大学(山西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调查的对象为在校的学生、教师和部分管理人员,收回有效问卷700份。其中44·2%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学校没有体现学校个性特色的主体建筑或雕塑系列”; 59·4%认为“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不能反映本学校的特色”。可见各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还很不到位,或者说特色文化并没有深入人心。有的新建院校只是一味的模仿老牌大学,甚至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还有的新建院校为了特色而特色,过分注重物质文化的求新求异,追求形式而不切实际,往往缺乏丰富的精神内涵…。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和重视。事实表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论是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资源,还是办学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都与部属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无法比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高教市场中扩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实施特色文化建设,比如确立办学理念特色,打造学科专业特色,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体现地方服务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特色等等。这不仅具有普遍层面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更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在本质属性上,同构性与多样性并存

大学文化是通过传承、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所以不论怎样的大学文化都具有同构性,即大学本质属性的一致性、共性,反映大学的发展规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刚刚起步但都有代表学校特色的包括形成大学精神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这些方面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大学文化在同构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多样性特点,即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表现为独具特色的,多样化的形式而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多样化是特色文化的应有之意,大学发展的生机活力也恰恰在于多样化,在于相互补充、相互竞争。不同的大学正是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化熏陶,培养出一批批带有本校文化印记的毕业生以适应社会不同的需求曾经看到一则报导,某市有两所文化积淀厚重的百年大学,其中的一位校长说“走在大街上,我能分出哪些是我校的学生,哪些是XX学校的”。这应该不是自吹,而是对其办学特色的自信。差别形成特色,特色构成文化,文化就会成为这个组织的名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各自的建筑风格、校园内外环境,办学传统、学科结构、服务面向、管理模式等的不同和差异,在各自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理念、培养目标、办学功能等多样化的大学文化。比如大同大学在合并升格为“大学”之后,其生源地从一省扩展为全国,来自不同文化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走到一起,必然会把不同的文化特征带到学校,这些都必然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二)在表现形式上,低层次性与可塑性并存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各类学院包括专科院校升格合并而成的,相对一些老牌高校,特色文化仍在一个较低的层面运行。首先,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不鲜明,不能很好为地方服务。调查数据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只有21%的人认为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大,大多数则认为作用不大或完全没有作用;其次,校园文化品位低,只重形式忽视效果,多表现为趣味性和实用性而缺乏丰富的精神内涵。再次,专业结构不固定,没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最后,缺乏老牌高校经过多年凝练而形成、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精神文化,包括对校徽校训,学风教风的理解。调查发现只有11%的人非常理解本校校徽的涵义; 23·2%的人有一点理解;不太理解和说不清的则有61·8%。新建本科院校无积淀,这是弱点,但新建本科院校无包袱,可塑性强却是优点,正所谓“一张白纸,才好画最好最美的图画”。新建本科院校可以直接采用最新的科研设备,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最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聘请最优秀的教师……可以扬长避短,还可拾遗补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塑造出新型的大学文化。正如19世纪末期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经济反而超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形成新时期的优良大学文化的大好时机。

(三)在价值取向上,人文性与功利性并存

大学特色文化是大学师生在核心价值观支配下创造、传播出来的,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文化特色。他的根本特点在于人文性,在于育人:并且通过独具匠心的人文环境的营建,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大学独特的建筑和活动、校园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教育,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体悟到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精神价值的崇高性,帮助他们打开生活中的意义世界。但是目前来看,一方面学校学术氛围不浓、学术制度不健全,有的教师从事学术研究呈现明显的功利性。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价值实现形式,而更多地是为了某种现实的功利性需求,如评职称的需要。另一方面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却为了特色而特色,过分追求“人无我有”的特点,求壮观不求实用,而且修建标志性的特色建筑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运动场不是为了增加本校的硬件设施,为大学的教育服务却是为了应付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一旦评估结束,很多建筑就被打入冷宫,闲置不用或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无法投入使用。特色文化建设的这种功利性,使得学校花费大量的经费和精力投入基本建设以及绿化与美化校园环境却往往忽视具有文化深度和文化底蕴的人文环境的营造,使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空耗”状态,发挥不出校园精神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49·4%的人觉得“校园环境一般或虽美,但却很难让人有精神层面的感动,雕塑建筑寓意浅显,难以引人思考”。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对策

特色文化建设的低层次性和功利性使特色文化停留在表面,缺乏内涵,严重影响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对高教市场严峻的竞争形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改变低层次性和功利性的特点,发挥多样性、可塑性和人文性的优势,通过以服务地方为依托,确立办学理念特色;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以校训为切入点,营造校园文化特色等等,努力发展可塑性和人文性,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以服务地方为依托,确立办学理念特色。

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成这样的大学,这是办学的基本要旨,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文化特色的本质所在,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改变低层次性和功利性的关键。办学理念鲜明了,精神文化充足了,校园文化乃至大学建设才可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大学的价值主要是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把知识创造、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否则大学自身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认同就会受到影响。但是调查表明69%的人认为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不大或完全没有作用; 54·6%认为只有少数校园文化活动能体现山西地区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意识不足,努力不够。今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地方特有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建立面向地方的研究所、科研机构、实验室,这是地方院校办学的任务。通过服务地方适应和满足地方需要的同时,大学也会获得自我维持和发展必需的充分资源。

其次,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不明显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低层次性表现之一,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学科文化上。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元素,实现办学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从传播知识的角度看,大学应有相对较全的学科群谱,以使学生有足够宽厚的知识结构。但是从创新知识的角度来说,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能领先于人,但想成为高水平大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实际在若干领域占据一流地位,形成独有优势,发挥重要影响。1991年开始招生的香港科技大学从创建之初,就放弃大而全的想法,一心一意选择小而专。其商学院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世界50佳,亚洲仅此一家入选,MBA更是被评为最具有国际视野。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品牌、竞争力都离不开独特的学科文化。而且学科的设置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各合并学校原有的优秀专业必须继承下来,它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比如合并之后的大同大学,继续发挥原合并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煤炭类工科的优势,为所在地“煤海之乡”大同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除此之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综合考虑内外环境,在进行专业扩张的同时,切忌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学科上的大而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热门学科。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且还会降低学科水平。因此必须规划学科特色,对有优势的学科进行充实、改造和提高,从中孵化出有特色的学科文化。

再次,以校训为切入点,营造校园文化特色。

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特色文化建设低层次性和功利性的表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应是单纯适应地方的产物,而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担当起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校训则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引领大学前进的方向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好的校训是一所高校无形的“精神财富”,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古今中外世界著名大学都各自拥有其独特的校训,鲜明的体现出他们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使这些学校以其各自的文化个性而保持着持续的竞

争力。世界著名大学在发展中也重视塑造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如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的求是崇真,使其始终领导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但是目前很多校训不能深入人心,普遍存在着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问卷调查表明只有1/3的人能“随口完整说出”本校校训,“说不清楚”和“完全不知道”的则有41·8%; 37·8%的人认为本校校训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另据一项针对256所高校(其中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调查显示,有75%即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包括“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等“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8所高校校训一样, 27所高校校训内容相同,只是词语排列顺序不同……这样的校训,很难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同,有些甚至成为校园中可有可无的“摆设”。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借鉴一流大学高度重视校训的教育功能,对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避免“大而空”的校训。在校训建设中力求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校园文化,改变特色文化建设的低层次性和功利性。此外,还要注意充分发挥校史、校歌、校徽等重要载体在创新人格教育功能具有的独特作用。调查表明只有6·2%的人对本校的校史和一些校园传统“非常了解,很熟悉”;“不熟悉”和“完全不了解”的则有52·2%。无论校训、校史还是校歌、校徽,一旦被学校成员所接受,就会自然而然的被他们自觉发扬,从而演化为校园精神,形成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对于营造特色大学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转摘自《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定位与思考

郭冬生,姚春梅,刘春花

课程、专业和学科是高等学校三大主要元素,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要明晰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学科是就某一科学研究领域而言的概念,学科的设置是相对稳定和长期的;专业是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一种要求,专业的设置受社会经济和人才需求的影响;课程是专业的基本单元和表现形式。它们三者就像一棵大树,学科是树干、专业是树枝、课程是树叶,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和源泉,学科为专业发展提供知识来源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因此,办好大学的关键是搞好学科建设。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凝练特色,形成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必须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紧紧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致力于解决制约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与社会难题,增强原发性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并积极探索新模式与新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定位

地方高校一般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一般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其办学经费相对短缺,地方经济的投入对地方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地方不仅是地方高校的生存基础和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也是获得发展经费、政策支持和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依靠,更是学校学科及办学优势特色的主要生长点,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必须是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本着学校与地方“互为发展咨询”、“互为人才基地”、“互为科研基地”和“互为文化支撑”的方针实现高校和地方的互动双赢发展。学校办学定位决定着学科建设定位,学科建设定位服务于学校办学定位,因此,地方高校要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特别是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特殊的文化资源来谋划学科建设,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确定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并重点致力于解决制约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重大社会问题;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和强化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把学校办成当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当地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还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科技含量的任务;同时地方高校还要成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培训基地。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师资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特色、地位和声誉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其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的体现。高等学校要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凝炼学科特色,形成学校主体优势学科群,不断探索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途径和机制,在服务中彰显大学使命和社会价值。

学科专业的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集中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也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由两所以上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其专业所涉及到的学科门类多、层次低,学校要本着“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学科建设思路,根据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学科建设原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地方院校的学科专业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需要,学科建设目标不宜盲目求大求全,要集中有限资源,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有基础、潜力大、面向当地经济社会的优势学科集中,重点建设好几个优势特色学科。地方院校学科专业要在调查区域资源优势、支柱产业及其发展方向基础上设置,将地方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势作为确定学科专业体系的依据,学科建设要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加强基础学科和优势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和特色学科、扶持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高校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学科建设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按照组建学科队伍,培养学术骨干,构建学术团队的发展思路建设学科队伍,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必要性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

地方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办学层次得到了提升,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服务社会能力要求也提高了,但地方高等学校的区位布局和服务分区并未改变,地方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对地方院校的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基础和方向,也是培育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必然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对地方贡献求支持,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着眼点,努力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政策和环境的支持,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在众多影响地方院校发展的因素中,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校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学科建设的宏观环境因素,对高校学科建设有重要影响,地方高校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做好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哑须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

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仍然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才和科技创新,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而这两个核心问题主要依靠高校来解决,地方学校要充分发挥作为当地智力、科技、人才、文化和信息中心的作用,为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充当智囊团,为其提供决策咨询;学校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把与地方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相关的学科专业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予以重点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其提供人才保障;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合理吸收地方优秀文化成果,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推进地方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当地文化中心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传承地方文化的主阵地、研究地方文化的主力军、弘扬地方文化的先行者。通过发挥人才、科技和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增强解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综合性重大课题的能力。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积极服务于地方支柱产业和主要产业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也是高校学科调整和学科优化的重要目标。

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更要紧跟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了解和掌握当地市场需求,坚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坚持严格规范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教学,努力探索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当地的人才需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技能型和研究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要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以学科特色培育专业特色,以专业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人才需要。学校要对当地人才市场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开展专题研究,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建立符合地方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良性机制,培养符合地方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人才培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是学科建设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二)为企业直接转化学科建设科技成果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是衡量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建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科学研究要本着“基础研究上层次、应用研究出效益、技术研究出成果”的总体思路稳步有序推进。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密集、试验设备

先进、科研水平高、学术思路新颖、技术力量雄厚等优势,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技术管理,重点转化学科建设科技成果,高校要与当地的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机制,对于制约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和社会问题开展科技攻关,要使高等学校从科技成果的“汇聚地”变成科技仓U新的“供应商”,将不书支或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建地方学校要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同时科学研究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主战场,积极争取和承担校企横向科研合作项目。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整体转化率还不高,转化机制还不健全,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社会对日益增长的科研的需求,地方高校学科要面向地方,科研要紧跟一线生产需求,盘活机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转化科技成果,是学科自身发展并体现其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三)开办校办产业、孵化科技成果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科学研究水平上,体现在科研成果的潜在现实生产力上。高校科技产业园区和校办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校办产业,这也是转化科技成果最直接和快捷的方式,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校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起着筹措资金的作用,使学科建设和校办产业互相促进、互动双赢发展的良性轨道。高校产业科技园实现了技术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

(四)向企事业单位派驻科技特派员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责之一,高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是对地方经济建设和高校学科建设一个双赢的选择。地方高等院校要积极响应当地政府选派科技特派员的号召,选派一批学科学术骨千进驻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利用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参与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提供决策咨询,开展科技服务,转化和引进新产品、新成果与新技术,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与管理水平,这也是在实践中践行作为地方院校“互为科研基地”和“互为发展咨询”的有效途径,选派“科技特派员”是一项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高校解决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极大丰富学科研究领域,拓展学科建设方向,从而使学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者所在学校湖南文理学院选派优势学科农学和动物学的学术骨干在当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工作,服务当地的“三农”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活动,切实提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的欢迎和好评。

(五)设立专业的地方检测与鉴定中心

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和智力优势,依托学科先进的试验条件和检测技术,成立相关的资质鉴定中心,对外开放实验室,提供各类检测与鉴定,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作用,为解决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提供技术保障。高校实验室是依托学科而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也是高校对外开展科技服务的重要窗口。高校要利用实验室的学科背景、资源人才优势,促进地方优势学科的联合和学科间的交叉发展。高校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实验室要成为区域支柱产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源泉。

(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地方高校要围绕地方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促进引导、组织协调、统筹实施的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走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高校技术和人才支撑作用,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面力量,创新模式,突破瓶颈,形成多元投入、资源共享、广泛协作、联合攻关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为确保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产学研组织协调体系,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无缝对接;建立政策支持体系,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地方高校必须不断促进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与长效机制,不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在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

(转摘自《黑龙江教育》2008第11期)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探讨

孙元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优化结构、体现特色、保证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新建本科院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要围绕这一最终目标,确立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根据学校定位和整体发展要求,按照“主动适应、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充实内涵、提高水平、增强特色”的指导思想加速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研究制定具有超前思维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以现有学科和教育资源为依托,依据社会需求,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有选择、分步骤地增设新专业,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要。同时,选择办学基础较好,地方人才市场持续需求量大,有较强辐射力的专业,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通过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具有明显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比较优势。根据学科分类,本着有利于教学组织与管理,有利于专业发展,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调整方案,按所属学科门类调整专业归属,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促进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二、专业建设基本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要树立正确的专业建设理念,要客观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及在高等教育体系分工协作格局中的位置,努力在区域适应性上做文章,特别是依据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和文化资源,认真分析所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能满足哪些区域、哪些领域、哪些行业、哪些类别的需求。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这既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专业建设的现实基础和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拓展学科专业领域,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急需的专业,适度发展交叉学科专业。使专业数量、类别与学校发展规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保持一致。

2.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改造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专业,提高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3.通过改善教育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突出专业建设的重点,集中力量优先建设与发展一批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加速推进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为骨干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在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升格而成的,本科专业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要实现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加强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专业管理制度建设,优化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通过人才引进、智力引进和培养等方式改善师资结构和质量,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有计划地遴选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认真做好中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培训,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定期参加实践锻炼,提高应用能力。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发展急需的短缺人才;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设立“特聘教授”和“指导教师”岗位,不断扩大高层次兼职教师队伍。积极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参与教学改革,营造学术民主、兼容并蓄的大学文化氛围。

2.加强对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整合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跨专业实践教学中心和两级管理体制,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多元化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基地的内涵建设,强调基地的使用效率和实践效果。积极探讨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教学实习,共同承担研究项目,参与教学与改革,使教学基地的数量和功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和安排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在学时和教学内容上保证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开放性实验内容和项目,建立质量标准和完善的考核体系。

3.优化课程结构,建立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体现“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素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加大对各级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主讲教师等方面下工夫,打造一批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管理,确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建设。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规格人才培养需要

坚持以培养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根本,以培养知识加能力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逐步降低必修课比重、加大选修课比重、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积极推进专业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保障机制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必须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条件出发,科学规划,加强领导。建立专业建设评估制度。定期对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重点考查计划申报的专业是否具备专业设置条件,适应社会需求,已设置的专业是否达到建设标准。要结合专业评估的结果,对改革力度大、综合水平高、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对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生源少、就业难的专业,限期整改或停止招生。通过专业评估,使专业间形成积极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专业整体结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完善新增专业申报制度,加强对新办专业的管理。新增专业要结合学院实际,进行广泛调研,充分论证;以坚持符合学校定位,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原则。充分发挥两级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规划、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加强对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新专业设置的论证、申报,传统专业的改革、改造,专业评估等专业建设管理工作。基层教学单位要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制定本单位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基层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专业建设工作。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对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大对新增设的专业基本建设投入,达到专业的基本要求;加强传统专业的优化和改造,实现传统专业新的发展;大力支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优势与特色业群。

五、加强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

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坚持用质量标准设计、规范、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总之,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尊重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联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专业建设紧跟市场需求,形成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转摘自《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取向

朱永江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建构是否科学、合理,对高校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课程体系建构与改革,需要先进的理念做指导,应依据不同层次、类型学校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既要体现院校背景与特色,又要符合社会的需求。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与特有的价值取向,凸显其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一、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缺失

    1.课程体系改革缺乏理论指导

     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起步晚,课程理论相当贫乏。已有的课程理论研究大多偏重于重点大学或学术型本科教育,对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关注不多,研究不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新建地方院校在课程设置实践中,普遍存在要么是原来专科的简单放大和拓展,要么盲目攀高,甚至亦步亦趋地模仿跟踪重点大学的模式,课程脱离了学校与学生生活实际,课程模式定位不准,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难以形成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应有的特色与优势,致使人才培养呈现趋同化。

     2.课程要素配比失衡

     新建地方院校在“对口”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在通识教育课程要素与专业教育课程要素比重之间,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内容比重之间,形成明显的失衡:过于注重传统经验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当代社会科技发展对各行各业的需求变化;过分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生的同一化而忽视学生个性与主体性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为:分科课程多,综合课程与交叉学科课程少;讲授传统知识课程多,反映现代科技发展前沿的课程少;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理论课程多,实践环节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课程更少。

     3.课程模式学术化

    新建地方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知识,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基础课程的学术化。课程内容偏深、偏难、偏狭,忽视了实践性,所学理论脱离实际,模糊了学术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区别,偏离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大多是按照学科的逻辑结构来组织,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没有得到较好的整合,自成体系,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实施顺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4.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系统考虑

     新建地方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多具有主观性和人为性,对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和自身的运行规律考虑不够,具体表现为:课程广泛性或总量太少,而且多数课程除了满足本系或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外,难以向全校学生开放,以供选修、辅修;课程“可拼装性”低,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课程种类、层次缺少变化,面对市场变化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较低,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专业、课程)的余地太小,不能满足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之需;课程体系的自我调整和更新能力差,课程体系缺少可持续发展性;基础课程特别是普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或联系欠缺;课程设置论证不足,或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

   二、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取向

    1.课程体系建构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它关注的是为“人类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的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弘扬和发展,因而其课程体系建构不是传统的学科和学术本位的,相反是对接现实,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因此,建构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首先必须对课程的整体功能做周密的考量与科学的、前瞻性的设计。首先,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既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置于课程体系设计的中心,力求最大限度地在社会、学生、学科之间实现利益均衡。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努力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其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促使其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需求。另外,要在建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多开设融合性课程、统合课程,且课程改革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主体进行。通过课程间的融合、统整与相互作用,使学生有多向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课程体系建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院校的根本任务。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个性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体现复合型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必须适应地方人才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品质。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系统性、适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当前及今后的需求,能够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发挥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将最新知识、技术、方法和工艺等及时地吸纳到课程内容中,以使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与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相适应,真正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融合。

    3.课程体系建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应用型本科人才处于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工作环境往往复杂多变,变换工作的机遇也随之增加。只有具备较高和较强应变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另外,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技术的更新往往意味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出现,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学会学习,自我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的建构仍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这既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通识教育可以夯实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设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满足各类学生的成才需求。

    4.课程体系建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它所关注的焦点,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当前与未来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因此,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应用,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紧随市场及经济发展步伐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的课程活动模块。为了突出应用型的人才特色,必须打破传统的沿袭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既相对独立,又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方式,即前二年按照学科大类培养,以夯实基础;从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兴趣、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采取院系专业组内选择、学科大类内选择、全校范围内选择等不同方式,实行分流培养。

    5.课程体系建构以面向生产实际为重点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要克服传统工程基础训练只注重加工技能和一般工艺的局限性,注重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课程的设置,重点加强先进制造和现代工程的综合训练,增强学生面向市场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科技创新训练纳入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尤其是面向生产实践的科技开发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科学设置并统筹安排校内外实习环节,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与相关企业的稳定关系,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直接深入企业进行工程技术实践。要让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习阶段之后到企业和工程部门从事产品开发和工程项目实际研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才干,以缩短将来由学校到企业的适应期。通过工程实践和项目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以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

6.课程体系建构以整体优化为原则

新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科学地处理好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优化协调发展。要注重平台搭建与模块设计,处理好课程与课程的关系,避免课程孤立、课程过大和知识点过于狭窄,加强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加大课程体系内在的柔性,进一步使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在课程设置上,要浓缩经典课程,更新陈旧课程,增开能力培养型课程,做到德育类课程精而时新、专业基础宽而坚实、应用方向多而灵活、选修课程广而有度。通过优化组合,使各类课程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实现各类课程的协调与功能最大化。

(转摘自《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期)

 

 

 

 

 

 

 

 

 

 

 

 

 

 

 

·他山之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与实践

何海霞

一、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0年以来,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超过100所,且仍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将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同样现实的一个问题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境况并不好,有的学校甚至在生存线上挣扎。凡有发展意图和求进取向的社会组织,其有效管理行为均起始于准确的组织定位。没有准确的组织定位,就不可能有准确的组织发展思路、方向、目标及措施的选择,其发展和管理也就难免盲目和混乱。

国家教育部对新建地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非常重视,已连续四年召开全国新建地方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近些年来,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和研究自身发展定位的相关问题。由专科升格或合并而来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带来了角色的变化,进入本科院校行列并不意味着要沿袭国内重点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顾校情和发展状况,在发展定位问题上出现“攀高、求大、求全、尚名、逐利、趋同”等不良倾向,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下降、专业结构不合理和结构性失业,同时造成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影响了高等学校各项功能的发挥。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应注意的问题

1.在办学方向上,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和地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亥斯指出的,“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它的教学、研究、服务都应考虑州的实际需要”。作为中国的“州立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身就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从区域发展分工来看,这些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高等院校服务面向的分类来看,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根本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应是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因而其优势也在地方。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定位,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方性”,其办学的根本是要坚持地方特色和体现地方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只有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2.在办学类型上,坚持以教学型或教学应用型为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站住脚跟,首先要认真考虑学校的定位,只有准确的定位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考察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此结构中,研究型大学处于较高的层次。与承担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研究型大学相比,处于低层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主要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历史、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方面和研究型高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这类高校在管理模式、学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和重点高校应有所区别。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理智地看待自己所处的地位,不仅从思想上、也要从实际行动上把握自己的办学方向,主动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分工任务。因此,由于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的制约以及办学资源的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建设成教学型或教学应用型大学。

3.在培养目标上,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的定位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而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选择。作为定位于教学应用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由双重属性来界定。首先,在培养层次上属于本科,必须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即“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科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其次,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为应用型,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应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是有所区别的。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落脚点主要在对实际岗位技能的应用及熟练程度上,其培养要求强调岗位的操作技能,而本科应用型人才不仅应具备这种实际岗位的操作技能,而且由于其具有较宽的学科知识背景及一定的研究力、创新能力,因而在研究、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即所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惠州学院发展定位的探索与实践

惠州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本科大学,是由惠阳师专和惠州教育学院以及西北纺织工业学院惠州分院3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地方高校。目前惠州学院的发展定位是: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师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基于此,学院就发展定位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1.珍视地方资源,使之为我所用。

惠州这个城市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素有“东坡故里”之称,这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2)人口资源丰富,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该市现已有人口321·63万。人口众多为学院吸引本地生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惠州本地生源占学院省内招生计划的30%左右。3)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由一个传统农业城市发展成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城市,引进了35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余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有17家落户惠州,具有了较强的对外竞争力。借助这些平台,学院的国际贸易、数码电子及石油化工等特色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4)惠州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相互交融。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学院十分珍视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源,由此培育了学院特有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特色,全院774名教师来自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外地文化与本地文化交融,各种思想、学派碰撞,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博大气概。

2.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加强与地方的多样化合作。

到目前为止,学院已同博罗、龙门、大亚湾等5个县、区以及30家驻惠企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并进入实质性合作。就合作内容与合作方式来看,一是开展教育合作,包括招生就业、实习基地、培训轮训急需人才等具体内容。学院已在政府机关、企业、中学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德育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并且根据现实需要开展了急需人才培训,与各用人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使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二是开展文化合作。利用学院人才优势,围绕区域文化、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学院为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和推进惠州西湖旅游文化的建设,成立了“苏东坡寓惠文化研究所”、“东江文化研究中心”等文化研究机构。三是开展科技合作,包括联合建立科研基地,联合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联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主动开展科技服务与协同攻关等。根据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将重点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支持和推动”的指示精神,学院与真维斯集团、旭日集团、博罗先锋制药厂、TCL集团、德赛电子等企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3.坚持教学模式改革,扶持科研创新。

学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院在2006年出台的《惠州学院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专任教师每学年授课时数不少于320节。未完成规定工作量的,扣发当年岗位津贴。并且,学院积极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2004年上半年,学院开始在计算机、电子信息和国际贸易等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调整了内部教学管理模式,修订了指导性课程计划和推荐性课程计划,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及方向、课程层次、学习进程、听课方式、任课教师的权利,实行个性化培养。此外,学院建立和完善了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学院在2005年建立了教学PDCA循环,并通过成立学院、系(部)两级教学督导组,制定出学生、同行和院系领导综合课程评价制度,以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反馈各种教学信息。但强调教学并非排斥科研,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学院在科研内容选择上,首先紧密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以教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通过科研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4.打造特色学科,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重点培养适应本地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学科性质方面,学院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和工农业生产的实际,在TCL电子技术研发、南海化工资源开发利用、海水鱼类加工、梅菜栽培、亚热带水果培植等方面形成了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行业背景及其发展需要,学院不断补充建设新型的应用性专业。目前,学院先后设置普通应用性本科专业48个、国际合作项目9个,覆盖经济、法、文、理、工、管理六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体系。经过8年的探索,学院基本形成了“112”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一年级按大类招生培养,二年级按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培养,三、四年级按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培养。特别是在专业方向方面,学院兼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地方经济的特点,突破按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走与区域经济、地方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创造性地按就业来设置专业方向,即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珠三角市场的特点来设置专业方向,并随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更新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转摘自《教育探索》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