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与研究动态2011年第1期(总第6期)

信息类别: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14-04-08 15:54:42 点击数:

                                                                           
                                                                            


 

 

 

 

2011年第1期(总第6期)

2011414

 

 

 

 

顾问:郭伟

              主编:吴春晓

              副主编:彭香萍

              责任编辑:钟旎

 

目 录

 

● 名校理念                                  

☆武汉大学

 

● 政策导读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010]41

 

● 研究专题                                

高校社会服务活动中主要利益关系人及其质量观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新建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探析

由教学型向服务型转变——新建本科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探索

产学研合作: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有效途径

 

 

 

 

 

● 他山之石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

 

 

 

 

 

·名校理念·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属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 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 Science 》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武汉大学校训为: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概言之,武汉大学校训的整体含义是: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政策导读·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4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四、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各地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五、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各地要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当地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缔,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六、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七、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八、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九、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卫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民政、工商、质检、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省(区、市)政府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2011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省(区、市)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加强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组织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

20101121

 

 

 

 

 

 

 

 

 

·研究专题·

                                                                          

高校社会服务活动中主要利益关一系人及其质量观

韩映雄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存在着四种主要利益关系人—政府、学者、以企业为主的产业界以及学习者。正因为存在众多利益关系人,因而也就存在对社会服务活动的不同需要;反过来,同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对不同利益关系人的价值也是不完全相同的,相应地,他们所持的社会服务质量观也就不同。

简单地说,社会服务是指高等学校以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为目的,以教学和科学研究职能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所提供的服务。社会服务质量是指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活动满足利益关系人需要的充分程度。社会服务质量观即利益关系人对社会服务质量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的社会服务就是指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质量就是指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质量。

 

一、对不同利益关系人而言,社会服务活动具有不同价值

()对政府而言,社会服务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手段

美国赠地学院的发展表明,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赠地学院时代,提供社会服务的学院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公立院校,而那些私立院校以及传统大学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则相对小一些。但进人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的院校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开始有意识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20世纪60年代前后,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发展高等教育的浪潮,各国纷纷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兴办了许多院校。这些院校都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设立学科以及研究领域,以期能够为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这一时期,随着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活动的深入,人们也开始在理论上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在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出现之前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正如有学者所说,翻开卷铁浩繁的历史卷宗,我们很难找出人类最初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之间曾有过难以割舍的血肉关系。无论是那些还算不上高等教育的古代中国的太学、国子学和古希腊的学园,还是诞生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都丝毫不能表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之间有密切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是以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为分水岭的,威斯康星大学所代表的完全是一种新思想、新精神,它与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是以前任何时候、任何模式都无法比拟的。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更加凸显,高等教育开始由为经济发展服务转向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知识经济时代,大学逐渐成为人才库、知库、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基地,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不需要高深知识,高等教育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学府簧宫’或‘象牙塔’;在工业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虽已逐步走向经济社会,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会活动,但始终停留在经济社会的边缘;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有可能成为经济以致整个社会的中心。”

()对产业界而言,社会服务活动可以促使其与高等学校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活动的出现,使得产业界与高等学校之间的联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高等学校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这种联系主要是通过培养职业人才、研究人员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工作来实现的,而现在,社会服务活动使得高等学校与产业界之间的直接联系成为现实。

有研究认为,美国大学与产业界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l)大学与工业是各自分开的两个独立系统;(2)大学与工业两个系统间有一些合作计划;(3)大学与工业界更成熟的合作即两个系统间有一部分工作明显地重合。这个结论是从大学的角度来看其与工业界的关系的;反过来,从工业界角度看,它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怎样呢?有人通过对德国化学工业发展的研究发现工业界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三个发展阶段:(l)偶然、零星的联系时期;(2)转变时期;(3)成熟时期。从19世纪9理年代开始,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实验室,大学成为这些实验室主要研究人才的供应者。同时,工业界与大学之间的联系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由大学和公司代表共同管理的基金会来资助大学的研究。从根本上说,这种合作反映了工业界的一种基本信念:工业发展必须要以科学为基础;他们与大学建立的这种联系最终将会得到报偿。在这一时期,工业界所走的实际上是科学内化的道路,这种道路不但对工业界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的基础研究也不无推动意义护唱断近的研究表明,学术界——生产部门——政府三者的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以前,大学(极少数例外)不执行公司或公司特有的功能:它不向市场推销能力,不签订定期送货合同,也不与大学或非大学代理机构进行出卖知识产品的竞争。从前,大学生产的知识要经过中间人转用户,通常是通过工作在公司或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或通过与大学有密切关系的高技术公司进行的。现在,大学成了最终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生产者。以前在学术界以外应用的竞争规则也成了大学各系的准则。

进人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与产业界的直接联系又出现了两种新形式——大学创办公司以及公司创办大学,前一种被称为“大学公司”,后一种被称为“公司大学”。“大学公司”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公司。这种公司要么是大学独立创办,要么是大学与其他股东合伙创办。大学公司反过来又会推动大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计划,这表明“合作活动尽管起源于大学内部,但却能具有跨越广泛的学科和产业领域运作的能力。“畔公司大学”是指一些规模较大或具有一定实力的公司,因为公司投资战略的需要,会联合大学创办教育培训项目,如微软公司的网络大学等。这些公司参与办学,有些是为了追求投资多元化;有些是认为教育投资和办学是未来能够带来利润的朝阳产业;有些则是为了能够得到适合的毕业生等等。

()对学习者而言,社会服务活动有助于学习者直接经验的获得

直接经验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宝贵财富,是认识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习者而言,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即学习者需要了解:(l)知识从哪里来以及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2)知识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3)知识到哪里去,即知识在实践中有什么实际的应用?门社会服务活动由于其所具有的知识应用以及技术创新的特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比如,学习者参与的包括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社会服务的方式之一,通过这些活动,学习者能够了解社会,获得与书本上不完全一样的知识。相对而言,书本上的知识大多是间接知识和经验,而通过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则是直接知识和经验。再比如,研究生作为导师的助手,直接参与有关知识应用、产品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课题,由此也会及时地了解产业界生产领域的实际情况,知道在“象牙塔”中的发现究竟在实际中会有多少作用,以及该如何运用知识为生产服务,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对学者而言,社会服务活动是实现知识应用并检验知识正确性和有效性的途径

学者的研究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发现,还应包括知识的应用,而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恰好给知识提供了应用的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知识只有通过在实际中的应用,方能检验其真伪;通过实际应用,同时也可以检验知识对实践的有效性。这里的应用,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由基础知识发展来的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决策咨询、人文科学领域的社会批判以及人文精神的争鸣。

对于学者而言,社会服务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有机会在应用中检验他们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他们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通过社会服务获得新的研究课题。总之,社会服务是连接知识发现与知识应用之间关系的良好纽带,是实现知识转化的桥梁和中介以及实现研究价值的可靠渠道之一。

二、不同利益关系人的杜会服务质量观

()政府——政治性价值取向的质量观

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政府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帮助实现诸如社会公平与公正、文明与进步等方面的需要,以上需要就是社会服务质量观的价值基础。博克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中指出,美国要求高等学校关注的社会问题即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是:(l)大学教育机会和种族不平等问题;(2)学生的道德发展问题;(3)学术研究中的技术创新问题;(4)学术研究中的社会责任间题;(5)对外技术援助问题。

无论是欧洲的专门学院,还是美国的赠地学院,他们所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都是围绕政府的需要而进行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学院能够满足政府的某些需要,政府也就把它们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必需而加以资助。

当今,很少有人反对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但问题是高等学校究竟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更确切地说,就是怎样才能使政府满意并不断增加投资而不是削减经费。我们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高等学校由于没有很好地完成政府的任务而遭到削减经费及严格控制,这一实例充分说明了高等学校特别是政府所投资的学校在办学中满足政府需要的重要性。当然,各国政府的需要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并不完全相同。同时,政府的需要也与时代以及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比如,“9.11事件”件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就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基金,引导大学设立有关阿拉伯间题的研究机构和课题。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事件,政府也不会在这一领域设立基金,但正因这次事件—个突然出现的新形势使得阿拉伯问题的研究成为十分必要和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碰上这样的时机,就需要高等学校灵敏地做出应答。

高等学校要想使政府满意,就必须先弄清楚政府的需要,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目的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这是保证社会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以是否满足政府作为国家代言人的政治性需要作为判断社会服务质量的准则。由此而言,政府的社会服务质量观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政治性的,在此称为政治性价值取向的社会服务质量观。

()产业界——契约性价值取向的质量观

产业界在与高等学校合作中的目标十分明确,即追求利润,这是由产业界的性质所决定的。高等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形式一直在变化着。以美国为例,二战之前,产业界曾经为大学提供了许多研究经费资助大学进行应用性研究。但战争之后,由于联邦政府对大学研究活动的高强度资助,而且联邦政府的资助大多是基础研究,于是,受政府需求的影响,产业界与大学之间的合作项目逐渐减少,大学的学术研究重点转向了政府所倡导的基础研究领域。由此也就出现了大学学者看不起产业界的应用性研究,而产业界的科学家则认为大学同行们的研究活动脱离实际没有真正的用处。这一情况在20世纪劝年代之后由于全球经济低靡和产业界的经营困难而得到改变,产业界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合作既存在于研究、开发和教学领域,也存在于发明和技术创业领域。尽管如此,由于产业界要求的多样性,要真正有效实现他们之间的合作,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研究表明,在合作中,产业界寻求大学科技人员帮助的最普遍动机是:

1)出于解决一个迫在眉睫的技术问题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被看作是“麻烦消除者”。

2)出于获得长期利用大学的某些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愿望。

3)出于确保有条件利用或雇佣某些科研人员的愿望。.

4)通过与大学的联系,增强公司本身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5)希望有一个了解某些重要领域前沿动态的窗口。

由此看来,“产业界需求的多样性对大学科技人员来说既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也带来了各种烦恼,因为大学科技人员所能提供的知识是受他们的专业领域限制的,因而常常是狭窄和专门化的。而公司的需求常常比较模糊和复杂,因此双方的期望很容易产生不合之处。”

想要使产业界的需要得到满足,有两个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解决:(l)必须寻找适当的途径确保产业界的需求与大学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和能力相匹配;(2)必须确保大学科技人员的贡献与有关公司的技术开发规划项目结合起来。对产业界而言,若要改善其利用大学研究与开发潜力的能力,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需的:(1)加强大学的咨询活动,同时加强咨询活动的评估工作以提高咨询活动的效益;(2)在大学有关系所中为合同研究和开发创造最佳条件;(3)创建辅助性组织机构,以开展大学系所难以适当开展的合作工作。

在发明和技术创业领域的合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人们担心大学学者能否胜任创业角色,其基本理由是学者缺少经营头脑以及对市场不太熟悉。为此,需要在以下一些方面有所行动:(l)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改善大学学术性技术的销售作;(2)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便于设立能够消除开发与资助之间鸿沟的经纪人机构;(3)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学术创业和促进新型独立公司。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教学和科学研究相比,在社会服务中,产业界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契约关系更加明显,契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两者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在高等学校还没有出现社会服务以前,产业界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是间接的,需要中介人—政府来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且,产业界的需要大多数是通过政府来表达的。而当社会服务出现之后,正如上文所分析的,产业界已经不需要中介而是直接与高等学校签订合同。高等学校可以依照合同,有的放矢地针对产业界的需要开展服务活动,是否满足产业界的需要实际上就变成了是否完成合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界与高等学校之间实际上就是一种契约关系,社会服务质量实际上也就是契约质量,相应地,产业界的社会服务质量观就是契约性价值取向的社会服务质量观。

()学习者——获得性价值取向的质量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提到社会服务,一般更多地理解为教师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而开展的社会服务,而较少考虑到学习者直接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习者的需要往往容易被学校忽视,相应地,学习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也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学习者也是社会服务的参与者之一,特别是研究生。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学习者在参与过程中的需要是直接经验的获得,因此,学习者的社会服

务质量观主要指社会服务活动满足学习者直接经验获得的充分程度,在此将其称为获得性价值取向的质量观。

()学者—检验性价值取向的质量观

学者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想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来检验他们的发现是否具有价值或者是否正确;二是社会责任的需要,这里的社会责任是指学者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它可以表现为批判社会,也可以表现为利用思想和文化推动社会文明,等等。

上述需要是学者参与社会服务的价值追求,也是形成学者社会服务质量观的思想基础。学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就是指社会服务满足他们检验知识价值性或正确性的需要及满足社会责任的需要的充分程度。学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得到体现。其原因是:(l)一些研究发现尽管在学者看来是十分具有价值的,但产业界却未必认同。他们对所发现的知识的价值看法不同,学者可能认为某项发现在该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而产业界的标准却是能否带来利润,因而并不一定认为重要;(2)有些在产业界看来特别重要的应用性研究,在学者眼中却并非如此。有些学者往往认为从事应用性研究是低水平研究的代名词,因此,他们的研究多集中于基础研究领域;(3)满足产业界需要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者改变研究条件和生活质量,但也会慢慢地影响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以及研究方向的选择。由于产业界等资助者介人学者研究的领域越来越深,学者的研究工作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就成了一种威胁,学者担心会失去控制能力。正如前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卡皮查所言,科学已失去了她的自由,科学已成了一种生产力,她已变得很富有,但也沦为了奴隶,她的真面目已部分地被面纱所覆盖。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学者的需要不一定能够在社会服务中完全得到满足,有时候甚至与产业界的需要发生冲突。进一步而言,学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与产业界的社会服务质量观是有分歧的。

三、不同价值取向的质量观的分歧

首先,政府的社会服务质量观与学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常常有分歧。政府过多地介人学者的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_仁影响并冲击着学者的学术自由,这一点正是学者所顾虑的。当今,学术研究开支巨大,离开了政府的资助,学者的研究工作很难开展下去,但与此同时,政府对学者研究自由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产业界的社会服务质量观与学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也存在分歧。产业界的需要与学者的需要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博克的研究表明,技术转让为大学促进技术创新创造了机遇,由此获得的回报又促进了科学研究。大学按这种方式可积累自身的资源,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形成一个协同增效的循环效应。但是,技术转让对学术研究质量造成的危害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获取经济回报的机会可能会微妙地影响教授选择研究课题,即大学学者不仅考虑哪些研究课题是最具知识挑战性及学术价值,而且还考虑哪些课题有机会获取大量的经济回报等;第二,教师为了从事技术开发工作,有可能放松其他形式的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口阁并且,由产业界所引导的技术转让等社会服务活动有可能会扭转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方向—无私探索知识的精神。技术转让领域新出现的问题之所以令人不安改变大学学术研究的惯例,而且还因为它对学术研究的中心价值观念和理想构成威胁。

最后,按照不同的社会服务质量观在社会服务活动中的影响大小来看,影响最大的是政府的社会服务质量观;其次是产业界的社会服务质量观、学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及学习者的社会服务质量观。

四、不同价值取向的质量观的整合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四种主要利益关系人量观的分歧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在实际的社会服活动过程中,必须给予一定程度的整合,否则,社服务活动的开展将会比较困难。社会服务活动最终的实施者和推动者主要是学。

尽管学者可以有一定的自由直接进入社会参与服务,但他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学校的限制相关制度的约束。因此,在这里,社会服务活动的合主体是学校。学校不能作为主要利益关系人,它是以上四种关系人的“协调者”和“裁判”。试想,如果校也是一个利益关系人,那么,由于多个利益关系的需求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服务活动还能够开下去吗?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学术机构,是学者和学生两个主要利益人存在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对外的“代言人”。当然,学校由于是一个组织,应该有组织的利益。但组织的利益在这里其实与其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就学者和学生这两个主要利益人的复合体。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学校充当的是会议主持人角色。与会代表意见不一,但经过充分的沟通和讨论,最终的决定还是由学校做出,这也就是学校在社服务活动中的整合之意。

(转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3期)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董泽芳 张继平

摘 要:地方高校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其价值定位在于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全方位地为地方服务。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系在于: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地方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政治亲和力,服务地方政治文明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有三,其一是以教学强校为主体,突出科研兴校,奠定地方高校自身生存的基石;其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特色兴校,打开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其三是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逐步面向全国,发挥地区高校向外辐射的功能。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价值取向

  地方高校指的是分布在省级以下中心城市,由省或省级以下行政单位管辖的各类高校,其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因此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应该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也是其历史的使命之所在。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它关乎地方的兴衰,亦乃国运之所系,民生之所依。办好地方高校,使之高效地服务社会,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企盼、民族的大事。

一、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阐释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性高校有了很大的发展,甚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种发展态势一方面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了地方现代化的进程,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另一方面,也使众多的地方高校面临价值取向的选择问题,即地方高校是向综合性、研究型的方向发展,还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所需,立足地方,办出特色?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前景在其自身,它的价值定位既不能盲目攀比,亦不能妄自菲薄,而应当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全方位地为其所在地方服务。地方高校通过服务社会,履行自己的使命,获取办学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能力,激发创新能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地方高校的价值取向,从广义上讲,是针对大学的职能而言的,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直接服务社会等。从其狭义而言,指的是地方高校直接为地方的具体需要服务,如优化地方人才结构,振兴地方科技,发展地方经济,繁荣地方文化,稳定地方政治等。随着地方高校社会职能的拓展,它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越来越密切,并逐渐由地方社会的边缘走向地方社会的中心。地方高校通过对地方服务,逐渐融入社会,参与地方社会发展,成为地方社会的智力中心。与此同时,地方社会也不断满足地方高校的各种需要。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双向的价值选择关系。一方面,地方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地方高校的配合与服务,地方高校被誉为地方适用人才的“培养所”,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科技转化的“孵化器”,社会变革的“智囊团”;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地方经济的支撑,地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更为合适的土壤,地方社会通过致力于促成其构成成员的圆满生长,以尽其自身的职责。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互为存在,互为前提,互为依托。

二、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系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变化,必然引起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系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领域逐渐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社会运作的市场化促成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形成,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在于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运作的规则,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加以探索,以逐步完善市场化的运作形式。

()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地方物质文明建设

从经济价值视角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功在今朝,利在长远,不仅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明天。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态的变革密切相关,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地方高校在提供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增强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时代潮流。地方高校通过企业投资、政府协调、指导和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等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门类齐全、质量可靠的社会化服务,在服务技术、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上大有作为,以促进地方高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1.创新服务内容。

地方高校是地方社会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因素,其服务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内容。内容上,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在于为地方社会提供智力产品和智力服务。按其性质和形态分,主要包括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物质资源服务等内容。其中,人才培养是基础。只有培养大量合格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才能被打开。科技服务是核心。地方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科技的更新和升级。只有创新和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才能提高地方经济增长的质量。信息服务是通道。它具有服务面广、形式灵活的特点,有利于及时的沟通,从而提供高效、快捷、准确的服务。物质资源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如地方高校的图书馆、体育中心、博物馆、科技中心等,它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能产生积极作用,是地方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2.创新服务模式。

经济转轨时期,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模式为地方社会的繁荣昌盛带来了想像的种子,提供了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不过这种逆风而动的异数需要科技创新为之作保障,才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所谓高技术含量是指凝结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和最新工艺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领域。高技术含量服务的社会回报率高、回收率快,是最有前景、最有诱惑力的技术服务形式。但高技术含量服务的成本高、风险大,所以地方高校要正确处理高技术含量服务与一般技术服务的关系。条件好、科研实力雄厚的地方高校应慎重而积极地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条件和科研实力一般的地方高校可以在某一领域的某些方面大胆探索和尝试。

()提高政治亲和力,服务地方政治文明建设

从政治价值视角看,地方高校所担负的责任比其他任何一个机构都要突出。地方高校是地方政治亲和力的凝聚中心,在道义的契约上,它能冷静地分析社会利弊,客观地评判政府的是非功过,保持知识群体所特有的社会认知和批判功能,因此,它的工作为地方的政治文明打下重要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地方高校的政治亲和力不仅是一种社会开支,更是一种会产生长期效益的政治投资。基于此,在和谐理念为主旋律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构建地方和谐社会,提高政治亲和力,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人民的勤务员、思想宣传的窗口。

1.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

地方高校要敏感地紧跟时代的步伐,依时而变,因地制宜。我国社会在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伟大进程中,地方还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会不期而遇,亟待教育为之解决,因而地方高校应着力于为地方上层建筑服务,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作为行动指南,努力构建和谐地方社会,通过分析、论证、预测,对地方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政府减少工作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发挥地方高校的龙头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现实的环境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2.当好当地人民的勤务员,对地方政治进行民主监督。

政治监督的主要目的在于反对政治腐败。在地方,高校是人才与文化的中心,政治敏锐性最强,且能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审视政治的本质,因而能针对其中的弊端提出反腐的“药方”,为人民谋福,为社会谋利。

3.当好思想宣传的窗口,为构建和谐地方社会铺路导航。

地方高校是地方政治最具亲和力的中心,社会对其扬正抑负、匡扶正义的立场恭认不讳,因此地方高校既要力戒浮躁,又要反对苟安,弘扬和谐理念,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具体来说,地方高校可以配合政府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可以利用学报、校报、宣传窗等进行宣传;可以在教学中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可以在科研中进行科学发展观研究等等。

()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从文化价值视角看,作为知识的保管者、传播者与创造者,地方高校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地方社会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地方政府成为地方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它还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在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地方高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地位与状态十分特殊,作为推动地方文明的载体,地方高校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剂和加速器;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杠杆,地方高校是促进地方与整个社会融合的桥梁。因此,地方高校要通过文化渗透和文化辐射以提升其竞争力。

1.提升文化渗透力。

文化是一种信念,一种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它是含蓄的、深沉的,代表着一个地方的风尚,象征着地方的尊严,其渗透有助于创造组织的共同象征。“在生活最紧张激烈的阶段,大学必须坚持自己作为一种主要的、高于新闻舆论的‘精神力量’的权利,在狂热之中保持平静,面对轻浮无聊和恬不知耻的愚蠢行为保持严肃性,把握理智”。基于此,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利用人类智慧将这种文明发扬光大,始终代表着地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让崇高的文化品质渗透到地方的每一个角落。

2.提升文化辐射力。

“在大学里,假如文化和专业都孤立存在,而且与日益蓬勃发展的科学和研究没有任何接触,那么文化和专业无需多长时间就会被日趋严重的、丧失活力的经院哲学所替代”。因此,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播不能密封在象牙塔内,而应走出象牙塔,向外辐射。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遵循地方信息资源建设的统筹安排,为地方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教学、信息服务,从整体化角度出发,用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各类型信息资源的建设、优化配置信息资源、构建地方信息交流的平台,努力消除地方内部之间文化的落差,推普科学文化知识,营造共生共荣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精神讨论”发挥校园精神导向、激励和熏陶作用;通过制度文化、特色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通过形象设计和建设,提高地方高校在服务半径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逐步面向全国。

三、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选择

历史的车轮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波澜壮阔地向我们袭来。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广大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必须依靠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科学的进步。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其影响力,做出的价值选择主要有三:其一是以教学强校,以科研兴校;其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特色兴校;其三是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逐步向外辐射。

()以教学强校为主体,突出科研兴校,奠定地方高校自身生存的基石

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是提高学术含量和学术品位的前提。教学是主流,科研是源头,二者互为存在;教学是基点,科研是支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出课题,科研出成果,二者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的并驾齐驱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载荷,二者的默合是链接教育资源、学术权力和院校威望的磁石,它为赢得社会尊敬、学者追踪举起一双无形之手。

教学是强校的根基,是培养人才的内在因素。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这种教育和训练的首要之义就是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教兴国的最终落脚点在人才的培养上,科技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以教学为主体,着力改进教材的编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质量评估等以将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智力水平、劳动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的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科研是兴校的动力,是提高生产力的激励因素,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保证。“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但科学知识在用于生产力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潜在的生产力,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科研。科研是实现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失去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科研的主渠道,努力推进科学知识的转换。将科研新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可以检验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锤炼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队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阔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视野,从社会实践中充实知识资源,从中发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以激发科研的动力和激情。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要加强科技文化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使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同市场紧密结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特色兴校,打开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

人才生产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地方高校是地方社会矩阵的核心,其服务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才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是否注重人才培养,直接决定着地方发展是否会形成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地方高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它们也具有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的潜力。不过,这种潜力取决于地方高校的自我意识。所谓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2]。它可以从有特色的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入手,培养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奠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坚实的人才基础,以打开自身发展的瓶颈。

1.推行以服务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培养特色人才。

课程改革是地方高校教育发展的载体,它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与生存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趋异发展的需要,它为地方社会的发展带来优美的福音。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今许多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无特色、人才无特色,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有鉴于此,地方高校的课程改革要以市场为向导,以地方经济发展为支点,考虑社会的多元需求,充分依托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与产业结构,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定位与规划,改革课程内容与结构,把公共课、必修课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学科设置上应以地方人才市场为导向,本着‘立足当地,注重实用,着手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式,积极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改造,以满足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人才培养‘需--销’的良性循环”[3]。同时,根据地方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与培养计划,以实现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与地方经济和市场有机融合。

2.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突出办学特色。

地方校的特色是指地方高校特有的个别强项或优势。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特色,二是建设特色。地方高校的竞争优势在于地方特色和教育特色。因此,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的实际寻求特色。地方高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与综合型大学,应该找准特色,突出特色,办出特色,以促进地方建设为宗旨,以地方需要为向导,以地方特色见长,凭地方特色取胜。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学科结构、科研力量、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及经济社会需求打造自己的教学、科研特色,追求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走有自己特色的路。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从自身的发展中创建校本特色,以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为依托,有重点地加大投入,以多出成果,形成特色;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特殊的文化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加强学科规划,以突出地方特色;再一方面,地方高校应抓好应用研究,打开地方高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突破口,形成服务特色。

()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逐步面向全国,发挥地方高校向外辐射的功能

就本质而言,地方高校是为发展地方经济而创办的,它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地方服务。同时,地方高校在经费上对政府的依赖性也决定了它必须为地方服务。“一般的大学资助或一般的大学拨款在国家办的高教系统是中央政府对大学拨款的主要线。而且被广泛认为是大学资助的支柱。”[4]同时,“在设施和资助方面,地方性大学没有招摇铺张,它们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地方资助和中央财政补助”[5]。基于此,如果地方高校不履行自己的使命,便会失去其生存的条件和依据。另一方面,作为地方高校,其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结合地方之所需,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地方高校的责任之所在,亦是其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其一,地方高校通过为本地方服务,可以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市场的宏观调控下,引入市场、企业、私人等多种办学力量;其二,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技术转让、难题招标、技术指导等形式的科研合作,为地方排忧解难,亦为本校争取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有利于走向全国。“地方社区可以接受大学各种形式的直接服务,如博物馆、图书馆和各种运动场馆的使用,学生志愿者的家教和其他形式的合法服务以及大学医院和诊所的医疗服务等”[6]。地方经济发展了,财力增加了,才有能力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因此,地方高校全方位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这其实也是一个互为壮大的过程,而其主动权又常常掌握在地方高校手中。在这一过程中,地方高校充分地实现了自己的功能,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从中获得了信息、资源,开拓了发展空间,有助于激发向全国辐射的能力。

地方高校既是地方社会人才、智力、技术的主要源泉,也是实现地方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办好地方高校,使之全方位地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不仅是一场智慧的比拼和博弈,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波澜不惊的永恒诉求,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地方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态势,解放思想、创造条件、练就内功,扎扎实实地建设和利用好本校的社会服务机制,并与地方各个方面密切协作,以推进地方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转摘自《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第三期)

 

新建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探析

陈咏梅

摘要:新建地方高校学报在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同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挖掘地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学报办出个性特色,这是学校办学定位所确定,也是学报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文章对新建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地方经济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校学报;社会经济建设;特色栏目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近年来先后有100多所地方高()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学报要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学术期刊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必须扬长避短,走本地化的办刊之路,结合本地域、本学校的优势,挖掘当地的“土特产”,办出自己的特色。

本文结合《黄石理工学院学报》的办刊实践,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如何在办刊定位、特色专栏、为地方经济服务等方面办出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新建地方高校学报服务

地方社会经济的必要性新建地方高校学报结合本地域、本学校的优势,挖掘当地的“土特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不失为一条走本地化的特色办刊之路。这是由学校办学定位所确定,也是学报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学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学校的办学定位所确定

新建地方高校的存在和发展,除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的结果外,还由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基于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的考虑而设置的。因此,充分考虑地方特点[1],优先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是这类学校的办学定位。作为这类高校主办的学报,理所当然地也应充分考虑地方特点,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自觉地将学报进行本地化定位[3]

()学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目前新建地方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贪大求全,盲目攀比,不求实际地追求一种冲出地方、走向全国的办刊模式,结果是邯郸学步,丧失了自我;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脱节,囿于校园的“象牙塔”中[3],孤芳自赏;由于所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不高,学报又作为本校的学术福利,因此学报的学术水平不高,实用性不强,发行量很小,主要用于赠送、交流,很少有订户,基本上是自己写给自己看。这些学报的办刊经费是主办高校拨款,否则,连生存都存在问题,更谈不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高校生存所需的土地、经费、生源主要依赖学校所在的地方,发展趋势也受到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尽己之能为所在区域建功立业,是这些高校尤其是新建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新建地方高校的学报的生存发展是与本地、本校的发展唇齿相依的。何况学术成果往往是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

二、新建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地方

社会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新建地方高校学报的优势在于栏目的“新”。一张白纸正好画最新最美的图,新建地方高校可以借助学校升格的契机,不再走现在多数学报千刊一面的老路,可以依托本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依托本地的自然、人文资源,谱写新的篇章。如《黄石理工学院学报》在学校升本成功后,结合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大力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的实际情况,及时增加了《博士·专家论坛》、《青年学者园地》两个栏目,给这些专家学者为黄石理工的发展、为黄石的社会经济建设搭建了荐言献策的平台。新建地方高校学报的优势还在于栏目的“土”。事实证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是最受欢迎的。这些高校所在地区的地理、人文环境、地方产业基础、特色产业、地方发展规划、历史文化等等,都为学报的选题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比如,《江汉大学学报》立足武汉,开辟了“区域发展与武汉学研究”栏目,刊载了《中国大陆的武汉史研究综述》、《晚清汉口茶市与武汉社会经济》、《湖北崛起与鄂西山区县域经济开发的战略思考》等文章,从历史到今天,始终关注武汉的社会经济发展。又如《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依托郧阳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武当山道教胜地,开设了“道教与武当文化研究”、“论汉水文化与南水北调研究”栏目。这些“土特产”既丰富了学报的内容,扩大了学报的影响,又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经济面貌。

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劣势也是显见的。这些学校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很少或没有省级重点学科,较少省级学术骨干,没有研究生教学点,重大科研成果少,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当地财政拨款以及综合办学实力比较弱[4],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科研水平,与重点院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距离,学术论文的质量不高,学报的整体水平显然低于其他老牌高校。因此,处理好学术性与应用性、实效性的关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在相当长时期的艰巨任务。

三、黄石理工学院学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实践

地方高校学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已有许多经验可资借鉴。作为新近升本的黄石理工学院的学报又将如何践行服务于地方经济,创建特色栏目?我们在思考、在探索。

()主动关注、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黄石理工学院地处黄石市,是鄂东南地区唯一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省属本科院校。而黄石又地处武汉、九江之间,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但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业老化,污染严重,经济滞后。市委、市政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汇聚各方智慧,邀请专家学者为振兴黄石经济献良策。据此,《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主动向省内外特聘教授约稿,积极组稿,先后推出了两期“黄石经济(科技)论坛”专刊,刊登了97篇高质量的论文,内容涉及到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另外,仅在2004~2005年学报共刊发有关黄石地方经济的论文66篇,占总刊文数的23. 74%,其中,涉及黄石环境污染治理8篇、政策建议2篇、机械制造加工7篇、冶金建筑9篇、人才管理与培养及企业管理13篇、城市建设4篇、服装业4篇,几乎涉及到黄石经济滞后症结的主要方面,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起到了为黄石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牵线搭桥的作用。

()依托企业,扩大影响,拓展稿源

黄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地方高校,除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向本地倾斜外,在教学、实习、实践方面也与本地企业紧密联系。近年来,学校相继成立多个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与黄石的一些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近2年来,全校累计承担科研课题158项,获奖科研成果35项,发明专利17项。仅2005年,学校共有省、市、院三级53项科研项目立项。学报依托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在为黄石经济服务过程中不断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拓展稿源。在污染治理方面,刊发了《综合治理两湖打造和谐黄石》、《关于控制黄石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考》、《黄石市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分析》等多篇论文,为黄石甩掉“光辉()城市”的帽子,使天更蓝、水更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有关民营经济方面,先后刊发了《发展民营经济构建和谐黄石》、《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快民营经济大发展》、《“浙江经济现象”对黄石民营经济的启示》等30篇论文;在黄石服装业的发展方面,刊发了《黄石市纺织服装业竞争研究》、《多管齐下推进黄石纺织服装业发展》、《名牌战略———黄石服装行业的生死存亡战略》、《第二次飞跃———美尔雅资本营运探微》等20篇论文;在黄石城市建设发展定位方面,先后刊发了《加强城市科学规划推进和谐黄石建设》、《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支撑和谐黄石建设》、《在构建和谐黄石中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黄石名牌发展相关问题的分析》等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对黄石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不足以及优势、劣势进行了剖析,有效地促进了黄石的经济建设,同时也拓展了学报的稿源,扩大了学报的影响。

()突出地域性,创建特色栏目

黄石不仅山川形胜,秀甲江南,而且素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著称于世,有“江南聚宝盆”之称。她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已发现的铜录山古矿冶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人类矿冶史上的奇观。历史上还有张之洞、张志和等文化名人驻足此地。这些自然、历史、人文资源都将成为《黄石理工学院学报》特色栏目的丰富土壤。目前学报主要刊登工程技术应用、经济管理、高教研究、人文科学等方面的文章,还将开设“青铜文化”、“张之洞研究”等栏目,凸显黄石地方特色。在这方面可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经验。例如,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齐鲁学刊》利用其地处孔孟之乡的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专门开设了“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专栏,该刊所刊发的论文中有不少全国学术界的名家名篇。《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的“首都经济”是为了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开设的栏目,《宁波大学学报》的“北仑开发开放”栏目也是为宁波地区北仑开发开放而设置的。教育部长周济在视察苏州科技学院时曾说:高校必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高校如此,高校学报尤其如此。总之,新建地方高校学报只要根据自身性质,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找准定位,开设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研究专栏,就能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效益。

(转摘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由教学型向服务型转变

——新建本科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探索

赵卫平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高校教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结构,提出地方高校应构建教学和社会服务双中心、兼顾应用性开发协调发展的职能关系,跳出教学型模式的束缚,努力建设服务型大学。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教学型;服务型大学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已有300多所,他们大多建在地(市)级中心城市。正像布鲁贝克所说“这些大学的合法地位依赖于它们把人力、物力用于为社会和国家发展服务”。城市(社区)是大学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大学是城市的中心也是它的服务站,所以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应是新建本科高校的核心任务,建设“服务型”大学就成了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新建本科高校确立教学和社会服务双中心,兼顾应用性开发研究的协调发展的职能体系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从发展的趋势看,高校的各种职能内涵在继续扩大,职能之间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高校通过构建自己的职能体系,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自己的类型。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也应当从其承担的职能起步分析。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而具体的需求和目的。因此适应于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统一的大学模式是不存在的。大学的职能是由社会赋予的,实际上是其社会价值的主要表现,这决定了大学的职能应有多种可能性。不同的大学也应有不同的职能,是因为不同的大学建立在不同的社会价值基础上,反映社会对大学不

同的需求。一个大学承担什么职能是由其办学目的决定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反映了政府、企业和民众对大学的期望,以及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学生对大学社会价值效应的认识。大学所有成员要为此目的奋斗,大学所从事的活动根据目的来衡量价值,大学的职能也只能建立在其上。

笔者在经过实践考察和思考后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应将社会服务作为其首要职能,建构社会服务和教学双中心,兼顾应用开发的职能结构。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目的核心即是“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据此目的,学校的一切都要为本地的发展服务,从专业设置、教学思想和方法、学制与学位授予到毕业生就业都要从本地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考虑和落实,地方的需要是决定课程和学位这类学术要求的最后标准,科学研究目的为社区经济发展服务也是无庸置疑的。因此教学和研究职能融于社会服务职能之内,表现于社会服务之中,教学和研究在为社会服务中得到统一,三种职能间的职能界限趋于模糊,职能得以发挥的手段趋于统一,最终融为一体,形成统整的社会服务职能。这里的教学和研究,也超越了传统的进行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教学,和旨在获得新知识、发展知识的基础研究和纯科学研究的限制,是综合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教学,是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的应用性研究。

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统一的基础就是满足社会的需求。经过整合的社会服务职能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将社会服务仅看作是教学和研究的附属职能的限制。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从社会边缘逐步走向社会中心,高等教育不再是服务于社会,而是主导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社会已经内化为学校的本质和目的,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制定、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施的建设、教育资源的利用、毕业生的就业、科学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都要从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出发。如果当地需要发展出口贸易,那么地方高校就应当考虑办国际贸易专业,如果发展旅游事业,那么培养旅游服务人员就成为当务之急,等等应地区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些服务其他类型大学都在做,只是他们没有地方高校做的深入和彻底。 处于高等教育等级体系顶层的研究性大学在办学理念上更大的兴趣在于发展教育和增进知识,他们的服务只能是附属于教学和研究,是教学和研究职能的延伸。新建本科高校在致力于服务社会时则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和“清高”。

由此来看,社会服务不仅仅改变了大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是为新建本科高校确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一个崭新的方向,并使大学本质得以复归。所以新建本科高校将社会服务作为其首要职能,构建以社会服务、教学为中心,兼顾应用开发的职能关系,是符合其发展目标的,是合理的。没有教学,大学不能成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肯定不是高层次大学,而没有社会服务,则不是现代大学。现代大学的最大特征即是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三者缺一不可。但以什么职能为中心,则与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和目标,以及各自学校的发展战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有关。正是这种不同的职能重心,使学校区分开来。一流大学提研究中心,向着研究性大学发展,很多普通本科院校提教学中心,是因

为进行的学术性的学科专业教育必定要以教学为中心。而新建本科高校则不然,它的中心只能是两个:社会服务和教学,这也是它们的任务和使命决定的,也是其正确的发展战略。直接的说,这也是发展优势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只提教学中心,是一种内向的发展方针,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只会埋头苦干,将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学校内部事务上,放在寻求稳定上。而在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的知识经济时代,其不合时宜可想而知。只提服务中心,大学有时会迷失方向,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大学的服务也失去了源泉。没有教学和科研,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机构——学术机构,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提倡社会服务和教学双中心,不是说新建本科高校不承担研究职能。当今高校从事的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与开发层次,涉及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发挥的途径也多样化。新建本科高校的研究职能的发挥就是在应用与开发层面,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进行的,其中心已融入服务职能中。学校当局毫无疑问都强调对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重视,但由于“教学中心”概念的混乱(如将以教学中心和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工作混为一谈),没有处理好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关系,反倒出现所说非所想,所做非所说的情况,会制定出阻碍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政策,如专业建设强调学科性和学术性,忽视应用性;强调教师专业学历提升,忽视企业工作经验和经历。不恰当的激励和对某些行为的默许,营造

的学校氛围和校园文化并不利于学校战略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忽视教学、研究与服务的结合,使得工作的中心和方向同办学目标背道而驰。新建本科高校作为纯粹的地方性大学,是从本土涌现出来的,它们产生的动力来自地方,它们通过满足地方需求获得大部分资助,没有中央和省级教育财政补助。体现地方特色的教学和技术开发活动,一般都是它们的强项和生存之道。所以新建本科高校

应立足地方,主动的参与社会,在地方社会中发挥作用,建立和地方社会的良好的互动关系,才是理性的选择。

新建本科高校不仅是中心城市地区培养人才的摇篮、科研基地,而且还应是地方领导者的智囊、经营者的参谋、文化体育事业的旗帜、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它还肩负着一个地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建设学科和专业、设置机构、引进教师等眼光始终放在学校内部,很容易忽视地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或者无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无法直接从大学得到帮助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及个人,必然对大学是冷漠的。靠地方府政、企业资助和公众的支持建立的大学,除了每年输送上千无法在当地充分就业的毕业生,地方大学不能帮助解决地方一些重大问题,其地位和作用可想而知,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只能是进行职业培训的不入流的学校。

二、为国民经济和工业发展服务,正确定位,建设服务型大学

何谓服务型。世有所谓研究(密集)性大学,明确把研究职能放在首位,其次是教学,然后是服务;有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教学和研究为中心;有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和专业学院,服务或研究次之;那么也应当有服务型大学,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教学和研究是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为了纯粹学术的目的。这对新兴的新建本科高校是特别有意义的。

从理论上讲,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目的和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新建本科高校的专业和课程都是从当地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的,其研究也是

以应用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为主,所以发展为服务型大学是最有可能的。而且中心城市的严峻的财政状况、就业危机也迫使大学不断开发服务项目,以获得城市社区的支持,所以发展服务型大学也是必然的。社会赋予新建本科高校的使命不是唯一的进行专业学科训练,而是多元的。进行专业训练,为就业做准备;参与经济建设,发挥推动经济的作用;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增加地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青年学子提供学习场所,也要关心成人继续教育;解决城市面临的实际问题,传播文化和精神文明等。

放弃教学中心的单一模式,也是新型大学的必然趋势。服务型大学应当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科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社会服务的范围、模式及制度创新方面均要有别于传统大学,这种服务战略对大学要求更高,要求大学以社会为中心,而不是以学校为中心考虑教学、研究和服务职能的发挥的。实际上要求新建本科高校采取一种总体战略规划来参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工作,教学、研究和公共服务活动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不是三大职

能简化为唯一的服务职能。培养人才、作好教学工作是高校的应有之意,不是强调服务就要忽视教学了。新建本科高校整合职能,建设服务型大学的实质,就是要和当地社区建立密切、重要的联系,研究和帮助解决重大问题,获得社区对学校的真正尊敬。通过实践形成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的新传统。

新建本科高校是应当地经济发展的急切需要而建立的新型学院,为地方服务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称其为服务型大学也不为太过。总之,实质不同的高校具有不同的职能体系,评价一所大学办的好不好,要看它担负的任务和使命完成的如何,不是各个学校都要比科研成果和学术声誉。这是21世纪新建本科高校的最大特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按照传统模式,举办正规的普通本科教育,是一部分学校领导者的理想。这一方面有强烈的外部诱导和刺激因素,也同学校内部顽固的提高学术标准的逻辑力量及人事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地方社会多视新建本科高校为次等品,不肯让学生报考,学校的社会声誉低,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发展无法获得突破性进展。美国高等教育史历史上,农工学院刚出现的时候,也处于这样的地位。正是广泛开展的社会服务,农工学院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发展为现在生机勃勃的州立大学系统。新建本科高校应重新审视自己承担的任务和对社会的职责,在处理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种职能关系方面,必须打破常规,不能死守教学为中心的教条,应当确立社会服务和教学双中心,兼顾应用性开发研究的职能关系,建构学校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办出特色,这是积极主动的迎接挑战的战略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时代中既保持自身的发展并继续为社会服务。

新建本科高校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在应用性理工科方面已经形成的优势,加强与工商企业的联系,满足地方社会的需要,赢得地方的尊重,依靠地方的有力支持,发展为能够提供高级职业教育学位、提供应用开发服务的多科技术大学,性质是服务型大学。为特定的社会部分提供有特色的社会服务,这才是21世纪新建本科高校取得成功的关键。

(转摘自《继续教育》2007年第2期)

 

 

产学研合作: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有效途径

郑 旭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要求,是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效途径。大连交通大学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铁路跨越式发展为契机,不断开拓和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产学研;服务;区域社会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的日益密切,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促使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发生质的变化,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外延正在逐渐扩大,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知识库、人才库、助推器。产学研合作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高等教育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产学研合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斯坦福大学对师生创业和建立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的积极

支持,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使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劲的动力。同时,由于产学研合作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并提升了师生的科研水平,使得高校的三大功能不断地提升和拓展,使得大学与社会、政府、企业互动、互赢。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为宽广的领域,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以企业需求为主线,构建成果转化平台,推进科技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产学研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任何社会的高等教育都不可能超越社会的需要而独立地、盲目地发展,它需要凭借自己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的功能,同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相统一,在服务社会中更快地向前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适应、服务乃至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大学主要培养专门人才,只有教学功能;18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使得高等教育在传播知识和传承知识功能之外,取得了对技术和科学进行研究的新功能。19世纪后期第二次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研究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也就是德国的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后,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第二职能;20世纪中叶第三次新科学技术革命,知识资源、技术资源等无形资源成为经济活动中基本的直接的资源。这就使高等教育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直接进入知识经济过程,使得高等教育具有了直接服务社会的新功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社

会需求出发,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高等学校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既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集大学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模式,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举措。前苏联一直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其基本的教育方针之一和教育改革的基本动力;在美国,从《莫雷尔法案》到威斯康星思想,再到斯坦福与硅谷,产学研合作的思想一脉相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产学研合作在发达国家的上百年实践,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成功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处在萌芽阶段,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幅度的扩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日益受到重视。高等学校与社会和产业界开展广泛的合作,使高等学校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促使高等教育面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高等学校在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有效合作中,不断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为宽广的领域,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通过共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相互兼职、合作研究、在职培训、委托培养研究生等各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知识创新的基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生力军。90年代后期,我国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的探索方面出现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模式与思路,如建立技术入股、联合攻关、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建立各种形式的长期联合开发中心,围绕企业的核心技术进行长期的合作研究并同时为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校与企业组建股份制上市公司,特别是高校科技产业以及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和发展,使产学研合作更有活力,更直接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产学研合作的理论背景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提高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始于经验,离不开实践,一个正确的认识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实践与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从哲学层面上讲,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中有目的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学生接受的书本知识是人类长期以来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但这是间接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理论概括。学生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一定要经过实践才能够较好地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实践出真知为产学研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者将企业、科研院所的实践引入课堂,和他们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同时,也使教育的层次、科类、结构与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等相一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形成教育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十分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学生“多闻”、“多见”,为此,他带学生周游列国,在出游中体验生活,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并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实践教育的认识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38届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及学生参加劳动,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提供与外界包括与劳动界更多的接触,促进学生品格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使他们个人和集体加深对社会道德、教学和经济价值的理解,教育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向他们反复灌输尊重劳动者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论述对于实践教育的意义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克拉克·科尔认为,美国大学正经历着自圈地运动和德国唯理智论后的第二次变革,这就是在知识产业时代的“智力城”和“思想城”的发展,这一次大变革代表着美国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历史上的大学是以“同心圆”形式发展着,它起源于希腊的哲学学校和亚历山大里亚的图书馆——第一座大图书馆,后扩展到古代的各个专门行业,以后又扩展到科学研究,再后又渗透扩散到农业和工业中去;校园中心是图书馆、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外层是专业学院和科学实验室;再外层是工厂、学生宿舍等生活区。在总体布局上,现代大学的合理布局在中产阶级街区与现代化工业区之间。

大学是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有效传播的组织机构,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是“智力城”、“社会中心”、“人才库、思想库、知识库”。科尔指出,正是由于知识产业已起到“国家发展焦点的作用”,因此,作为知识产业中心的大学对工业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环绕波士顿的128号公路和位于旧金山湾以及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由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著名大学为主形成的“学术中心”——高新技术带,吸引了一批巨大工业综合企业和众多科技企业与政府企业,从而带动了“智力城”、“思想城”等高新技术园区的迅速崛起。实践证明,科尔总结的理论正是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高新技术产学领先其他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随着大学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高等教育职能的扩大,既为大学本身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赋予了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新的内涵。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其内容、形式和方法将会日益丰富,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三、产学研合作,提升大连交通大学服务社会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取决于培养学生的质量,同时也取决于科研成果和奖项的多少,更取决于学校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对当地的贡献有多大。200619日国家科学大会召开,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其中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与我国的重大政策相一致,我校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产学研合作,构建成果转化平台。以企业需要为主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了解企业的需求,推进科技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良性机制,大力推进我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着力提高应用研究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辽宁省高校科技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铁路高速、重载和电气化改造及辽宁省、大连市提出建立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尤其是大连市提出建立机车及交通运输装备、通用机械及基础部件、重型装备等产业集群,为高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我校及时抓住这一契机,结合自己在服务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传统优势,于20057月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研究院下设五个研究所。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以创建学校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的平台为目的,以促进200km/h动车组和300km/h转向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掌握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为牵引,并力求在此基础上形成轨道车辆再创新的研发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目标。20064月,学校以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构建以产品研发为目标的多学科合作平台,与大连市政府共建了“大连市交通运输装备及配套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学校与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机车车辆厂、大连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4月,为了加快对俄科技成果的转化,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华俄科技转化有限公司、大连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俄罗斯科学院固态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大连交通大学中俄科教中心”。该“中心”的宗旨是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在共同研发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原创性技术进行引进、吸收及转化,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创新体制。目前已合作的项目有20余项,部分项目正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十分明显。20067月,与俄罗斯国立远东轨道交通大学签署合作交流协议,开拓了国际领域的产学研合作的合作模式,使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得到延伸和拓展,为国家尤其是铁路和地方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产学研合作是大学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获得发展的直接、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一是产学研合作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主线,有利于大学以最快的时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缩短从科研到生产的周期;二是产学研合作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主线,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三是在一线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了解相关学科研究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把握最新成果,开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新领域,为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提供强大动力;四是产学研合作构建成果转化平台,促使高校发挥出应有的知识创新基地的功能,对社会产生有力的辐射效应;五是有利于促进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开辟新天地。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硅谷)、波士顿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产学研合作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在带动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不断适应和满足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社会需求中发展成世界一流大学。产学研合作通过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转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年第2期)

 

 

 

服务社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

房 喻

摘 要:大学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也具有或应当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陕西师范大学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资源的交叉与渗透,并以此为突破口挖掘学术潜力和优势、积极服务社会的实践表明,大学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可以直接服务社会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经济社会处于转轨时期的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在人们的观念中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在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路径的选择上优先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在学科建设和资源投入中突出重点、形成比较优势,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大好机遇,以较小成本取得较大收效。

关键词:高校科研;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以人及其社会存在方式为核心内容的学科群体。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功能不像自然科学和技术那样易于观察和言表。长期以来,在中国大学的学术评价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增进,对于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研究意义的理解则往往局限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及意识形态的塑造。这种“认同”观在今天的中国大学中正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尽管方式不同,大学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一样,也具有或应当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一时也成为人们

谈论社会发展时关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在高等院校中,这种变化的直接结果至少有三个:第一,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投入比起过去有了显著增加;第二,系列促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规章制度、激励措施及研究机构纷纷出台;第三,人文社会科学成为包括传统理工院校在内绝大多数高校学科设置和扩招的主要领域。中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仍属于量的扩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却日益显露。这里,我想结合陕西师范大学的具体情况说明:不管学校规模大小,知名度如何,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措施有力,高等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也能以直接服务的形式,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1944年创建以后的较长时期,学校的学科布局主要以文理为主。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发展为拥有62个本科专业、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在现有的学科结构中,工科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发展相对滞后,理科及文、史、哲、教育科学的发展有比较优势,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及其教学研究人员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如何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服务功能,成为学校面对外部竞争和社会选择必须重视的战略问题。

这不意味着现在或过去我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面向社会的服务为零。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力也源于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作用。一方面,社会现实本身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即使是古典、传统的宝塔尖式的“纯学术”探索,学者们仍期望他们的研究能引起社会关注,并为世俗社会的人们释疑解惑。另一方面,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内心深处都期望通过社会影响传播他们的思想或理念,体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是每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共同心愿。因此,即使在人们对大学功能定位不清的年代,包括陕西师范大学在内的所有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都直接或间接地扮演着服务社会的角色。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今天人们理解的服务社会和过去亦有所不同。在过去,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角色更多地属于间接和自发行为,并且局限在较小的范围或领域;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加深,高校之间对社会资源争夺日趋激烈,需要大学自觉、敏锐、有效地将自己的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直接关联起来。在此背景下,今天的服务社会已演变成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竞争必须具备的常规功能。对于陕西师范大学来说,为了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竞争,现代大学应当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一个都不能少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在文史哲见长、应用学科发展起步较晚的状态下,我们该怎样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由传统向现代、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化?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陕西师范大学的做法可以概括为:自上而下、抢抓机遇、重点突出、制度先行。“自上而下”是指我们在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方面首先从改变学校管理层的观念着手,通过学习讨论取得共识,进而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导向、资源分配、结构重组、制度建设等方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人文社会科学面向社会开展研究的条件、氛围和平台。“抢抓机遇”是指我们在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方面高度重视社会、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西部开发、中央政府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决定等提供的各种机遇,借此获得课题、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重点突出”是指我们在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时,针对学校具有的资源条件、传统优势、区域背景、竞争能力,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扶重保强的政策,在

尊重自由研究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研究人员将精力投入陕西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和有实践应用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上。“制度先行”则指学校通过制定一系列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出版资助、科研基金配套、校内重点基金和青年基金、业绩津贴奖励等条例办法,激励教学研究人员投身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事业。

在这些做法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陕西师范大学特别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资源的交叉渗透与整合,以此为突破口挖掘学术潜力和优势,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我想通过对三个案例的描述说明或表达我们的做法和成效。

第一个案例是陕西师范大学对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西部是中国经济落后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殊地区。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泥石流、石漠化十分突出,这不仅严重阻碍着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环境问题”,生态赤字严重。据统计,来自西部的沙尘暴目前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65亿美元。但是,西部的发展又是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及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压力,一方面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必须面临并设法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一个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予以关注的重大课题。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发展顺应了这一社会需要。2000年,利用教育部建立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有利时机,在原有历史、地理、经济学学科积累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获批成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致力于对中国西北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力量的集结和对社会需要的及时回应,使该中心的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能力迅速提升。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最具社会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之一。不仅吸引、凝聚了一批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的专家学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等多种研究项目,有社会影响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产出也大幅度增加,而且在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中,直接影响或参与了不少地方的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心的许多研究都产生了学术、社会双赢的效果举个例子也许能加深大家的印象。

2002年,已在内蒙古自治区恩格贝从事植树治沙活动达8年之久的日本学者东城宪治先生,根据媒体提供的线索,来到刚刚组建成立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期望能与中心合作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开辟一个新的治理沙漠的地点。在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的双重动机推动下,通过亲赴沙漠地带实地考察,研究中心从事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的一批学者和一位日本植树专家,产生了建立“统万城绿色都市恢复基地”的共同理想。统万城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靖边县北,无定河旁。20024月,在陕西省文物局、林业厅等单位的支持下,统万城绿色都市恢复基地宣告建立。根据西北环发中心的研究成果得知,自公元413年起,大夏国统万城的修建,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作为沙漠—黄土自然过渡地带上的古代城址,记录了该地区历史环境发生变化的完整过程,成为反映中国北方环境变化研究的一处重要地点。在这样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旁边,建立绿色都市恢复基地,它所具有的保护文物、重建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可想而知。20039月,西北环发中心发起的“沙漠古都统万城学术研讨会”在靖边县召开,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与会代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同统万城遗址有关的民族、交通、建筑、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变迁等基础性问题,又提出了为数较多的新的研究论著。举办这次会议的目的,既对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有学术价值,又是用学校的智力优势支持当地政府申报统万城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和努力。到目前为止,基地在东城宪治先生的技术指导下,采取三角形立地、林灌间隔、春秋两季试种等植树方法,已种植樟子松、柠条35 000余株,在当地群众的支持和管护下,成活率达到80%,已建设成为沙漠—黄土边界带环境演化与重建科研工作、研究生教学的观察实习场所。每年都有多批日本环境志愿者、陕西师范大学老师和研究生前来这里,开展植树和环境变迁研究活动。

如今,东城宪治先生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最受欢迎的外国朋友。西北环发中心在坚持“有用于世”的治学理念的同时,注重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实施“秀美山川工程”,走出了一条科研—实践—服务相结合的路子,为西北地区的环境保护、沙漠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二个案例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民族与宗教学学科建设与研究。中国西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也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的荟萃之地,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学者的目光,成为多种学科的源头。同时,西北周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及西北区域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敏感,直接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给予特殊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剧,易于诱发以民族和宗教差异为基础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给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带来威胁或隐患。如何通过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构建全民族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稳定的社会基础,是中国人民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战略性课题。

在这一重大课题中,民族与宗教问题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并重的两大核心问题,其处理的好坏,事关我国西部地区进而影响全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已有的学术积累使其有条件也有责任在西北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集结智力资源面向社会开展研究,学校于2001年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标准和模式组建了“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两年后又成立了“西北宗教研究中心”。像西北环发中心一样,这些研究机构的组建同样使我校在更高层次迅速集结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构建起西北地区强大的区域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平台,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陕西师范大学民族学、宗教学的研究实力和水平,也提高了我校民族学、宗教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好评。关于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等传统课题研究,与国家安全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当代西北民族宗教问题研究、西部大开发环境下西北少数民族的心理变化与价值取向、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西部民族文化生态、周边国家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中亚和南亚地区的民族关系和宗教发展态势对我国的现实影响和对策研究、“东突”恐怖势力的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英俄与西藏的关系、唐努乌梁海问题、东干族问题等科研项目和一系列研究成果相继生成或推出。“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和“西北宗教研究中心”也成为陕西师范大学继西北环发中心后,具有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有两个例子可以分别说明陕西师范大学的民族研究和宗教研究通过服务社会产生的社会影响。

一个例子是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围绕西北民族关系及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诸国的相互影响开展的研究。中亚国家形势变化对中国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直接影响。作为欧亚大陆的腹地,中亚不仅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各种霸权势力以及世界几大文明在此交汇、相争,而且近些年,又表现出某种历史再现的迹象,出现了许多与历史惊人相似的不安定因素。中国西北特别是新疆与中亚五国接壤或毗邻。特殊的地缘关系和人文特点决定了中亚国家的社会政局、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以及民族宗教问题不可避免地牵动我国西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影响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愈演愈烈;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疆界问题和地区发展问题成为政治热点。而中亚国家正是这些政治热点中的集中点。中亚五国的稳定与否不仅关涉到本地区和伊斯兰世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俄罗斯及欧亚一些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因此,中亚国家的情势引起了国际政治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普遍关注。围绕新疆的社会稳定,开展或加强中亚地区的问题研究—研究各种政治势力在中亚的角逐,研究大国在这里的军事政治渗透和能源争夺,研究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在这一地区的形成和演变,以及整个中亚地区自身发展及其未来走势,对中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十分重要和必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在其系列科学研究中适时回应了这种需要,围绕新疆的民族关系、社会稳定与周边国家的影响开展了系列田野调查和研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关于新疆东突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2004年,相关部门主动与我校联系,希望陕西师范大学能成为我国中亚问题研究的一个基地。在此背景下,一个专门的中亚研究所在陕西师范大学正式成立。

另一个例子是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路段,是各种宗教传播和交汇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与周边的中亚国家和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宗教信仰相同。鉴于宗教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它与国家稳定及国际政治的独特的关系,以及西安作为多种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道教历史悠久、交汇并存的重要城市,如果能够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宗教研究队伍,必将有利于西北地区宗教政策的制定及社会稳定和民族融合。基于这种认识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地缘优势和人才储备,在整合现有宗教研究机构及人员集中与引进的基础上,20046月,陕西师范大学正式建立了“西北宗教研究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展开宗教问题的专题研究和国际对话。中心的成立使原先分散于各个院系、研究机构的宗教学研究力量得以整合,产生了明显的聚集效应,不仅原有的佛教研究、基督教研究、民间宗教研究、道教研究、先秦宗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及民间信仰研究传统得到继续保持,而且在研究者们思想的聚合交流和学术碰撞中,通过强化西北地区的地缘因素,形成了陕西师范大学宗教学学科有特色的问题研究和社会服务:注重理清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形成、分布和发展;根据当今时代特点和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对周边国家宗教问题的基本走向和规律进行判断和预测;阐述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等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贡献;客观认识和理解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感情;从全球政治和新世纪的角度论证伊斯兰文化在跨国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现实的角度,解剖周边国家的宗教政策并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信仰和宗教进行比较,寻求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方式与途径;针对世界,特别是西北周边国家宗教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为更好的有效的宗教政策的研究、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基础。“西北宗教研究中心”成立不久,便获得来自社会有关方面的资金支持,并成为西北地区开展宗教学学术研究和宗教文化跨地区理性对话的重要平台,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国家关于西北地区宗教管理和政策生成的一个重要信息库和知识平台。

第三个案例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文物档案保护研究。大多数海内外朋友都知道,陕西是一个文物大省,周、秦、汉、唐等大统一、大繁荣之盛世建都之地的陕西西安,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十三朝故都西安到处都是文物宝藏。然而,文物保护在陕西和全国一样至今仍存在管理、资金和技术多方面的困难。如何利用高校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开展文物保护方面的学术研究,是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也为西安地区的高等学校开展文物保护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文物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观念的到位和资金支持,更需要技术的革新和应用。长期以来,陕西师范大学的文物保护研究和学科建设更多地侧重人文方面,这不能满足陕西地区文物保护的现实需要。随着岁月的流逝,陕西地区不少文物面临风化作用的侵蚀,原貌发生了严重蜕变,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严重破坏了文物原有的艺术价值,给历史考古研究带来严重困难,甚至直接影响了这些珍品的文化品位。如果能够加强文物保护技术方面的改进和研究,将制度建设、观念变革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在文物保护上实现多学科的渗透和交融,有可能提升文物保护学科的应用价值。意识到这一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在文物保护研究方面加强了自然科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于2004年与地方政府共建成立了“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考古、管理学科研究力量的基础上,吸纳部分长期进行档案、文物保护中面临的系列难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物恢复与原貌保护的系列成果,抢救了不少濒临毁灭的国家级文物和档案,实现了历史学、考古学与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的交叉融合。譬如,由中心研究人员李玉虎教授主持开展的“褪变档案字迹恢复与保护”、“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建筑彩画的恢复与保护”系列研究项目,就具有这方面的效果。该系列研究用化学方法分析档案中常见各种字迹的褪变机理,研究设计其恢复方案,使严重蜕变、模糊不清的字迹恢复原貌;或针对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建筑彩画的风化褪色现象,研究分析文物彩绘风化褪色的原因,研制消除褪色面,并加固文物彩绘恢复的方法,使严重褪色的文物彩绘得以恢复。成果产生后,不仅提升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保护学科的整体实力,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等政府部门的肯定,而且在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外交档案馆、国防科技档案馆、煤炭工业档案馆等国家档案馆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档案馆等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用,课题研究者也因此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三等奖和两项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以上事实中可以看出,就一个大学而言,只要方法得体、措施有力,在一定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确可以直接服务社会并产生良好效益。当然,取得这种社会效应需要创造一些条件。根据陕西师范大学的做法和经验,我想有几个条件特别值得重视,特概括如下,算作是本文的一个结论:

1.在经济社会仍处于转轨时期的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在人们的观念中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科学大家庭中的部门之一,它不仅具有解释世界的功能,而且也具有筹划并改造世界的功能。

2.从微观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和高等教育改革市场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大学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管理者们在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路径选择上不得不优先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激励制度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是这种推进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3.在我国,无论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基金,还是源自市场的横向基金,课题的立项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学术实力。在此情况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条件加以谋划,在学科建设和资源投入中突出重点,形成比较优势。

4.意识形态和社会需要在任何时候对人文社会科学都有深刻影响。当这种影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时,学科发展便面临更多的机遇,就像目前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是一个重要契机一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若善于捕捉和利用这种机遇,则会以较小的成本取得较大的收效。

 

 

 

 

 

 

 

 

 

 

 

 

 

 

 

 

 

 

 

 

 

 

 

 

 

 

 

 

 

 

 

 

 

·他山之石·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

陈时见 甄丽娜

摘要: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孕育、确立和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范例。美国高校社会服务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高校与企业合作为社会服务和高校直接为社区服务等形式,具体内容包括科研服务、教育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多方面,其双向性、丰富性、针对性和实体化等特征对加强我国当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美国

 

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大学作为传播高深学问、从事纯学术研究的场所而远离社会现实,因而被喻为“象牙塔”。19世纪中期以后,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参与社会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到了20世纪,社会服务作为高校除教学、科研两大职能之外的第三大职能被广泛接受,并成为高等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今天,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为美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树立了航标。研究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经验和特征,有助于加深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理解,促进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一、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发展

殖民地时期,美国仿照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模式建立起了哈佛、耶鲁等九所院校,这些院校深受欧洲特别是英国大学的影响,认为大学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为社会培养具有神学观念的各类神职人员。北美独立战争之后,一些州立大学和专业学院相继创办,一些大学还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如哈佛大学分别于1782年和1817年建立了医学院和法学院,甚至有少数州立大学还建立了一些特殊专业学院。这些大学和学院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面向现实、学以致用的办学方针,在注重培养政治人才的同时,还面向社会实际,积极与各州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自身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相应的生产技术,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各州智囊团和人才策源地的作用,为美国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任宾夕法尼亚学院院长的史密斯曾自豪地说:“学院对于社会上

任何职业感到有需要的科目,无不包含在其中,它乃是对于从事学术者、经营商业贸易者、承担机械制造者以及品类较低的从业者,都是面面兼顾而力满足的。”

“高校为社区服务的观念源于美国赠地学院创办的时代”。1862年,林肯总统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法案中虽没有明确的“社会服务’的条款,但其第4条规定,赠地学院在不排除其它科学和古典知识的情况下,其主要课程必须按照各州议会所规定的方式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以便提高各实业阶层从事各种工作和职业的文化和实用能力。《莫雷尔法案》的通过,为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提供了法律基础。法案颁布以后,此类赠地学院迅猛发展。20世纪后,许多这类学院演变为多学科的州立大学。这些大学明确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并提出“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等思想,强调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存在于它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高校的服务,高校对于州负有特殊的责任。在这一时期,封闭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被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初步建立起良胜互动关系,为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通过社会服务帮助美国创造了农业奇迹,促进了工业化的迅速实现飞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进步,解决了社会的诸多难题,帮助社区居民过上了高质量的现代生活,美国国家和人民都享受到了高校为其带来的各种实际利益。60年代起,美国高校与企业建立的“伙伴关系”迅猛发展,许多著名大学都与周边的企业尤其是新科技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如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轴心形成的“波士顿一坎布奇科学工业综合体”;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形成的科学园。数百个“工业一大学联合体”出现在美国的高校校园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新知识和新技术。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美国高校普遍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制度,校企合作教育、合作科研迅速开展起来。美国政府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发展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园,高校与社会双向合作,高校与产业界的关系日益密切,逐渐地成为国家创新的主体。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了实体化的格局,社会服务加强了针对性,科技创新成为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总之,美国高校在20世纪不断推进其社会服务职能,形成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位一体的高等学校职能体系,把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历史上,高校通过服务曾经帮助美国创造了农业奇迹,促进了美国工业化的迅速实现,在今天则帮助推动美国高技术工业的建立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美国高校还通过服务实现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不仅争取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大力资助,增加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而且还促进了高校科研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发展,不仅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封闭体制,在高等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使得为社会服务和为国家发展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而且确立了应用科学及与工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和工业学科在高校的地位,使高等学校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高校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二、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施可谓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由于美国高等院校的形式和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实施社会服务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如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初级学院主要以社区服务、工人训练、技术员教育、专业人员进修、咨询等服务形式为主;而州立大学、研究型大学主要以技术开发与转让、孵化企业、与企业合作研究、专业人员进修发展、社区服务、技术指导与咨询等为主要服务形式。虽然由于办学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各类院校社会服务形式有所差异,但是总的来说,美国高校社会服务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为社会服务

美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始于19世纪中叶。100多年来,美国高校不断开拓与企业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科研服务、教育服务和咨询服务,而以科研服务为主。

1.科研服务。

一是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大力开展技术开发。这是高校和企业为开展长期合作而共同设在高校的一种科研机构,它主要以研究产业或生产中的重大课题、解决当地比较困难的问题为使命。开展这类服务的高校通常是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二是建立科学园区,用于设立能促进高校与工业间的技术转移和产品商品化的科学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机构。它主要是以科研力量雄厚的研究型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公司为基础,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三位一体的高技术密集区。它既培养新科技人才,又开发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三是鼓励师生技术专利人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这是一种新兴的高校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形式。四是建立企业孵化器,培育和扶持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由州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的一种企业孕育中心,

其目的在于各方通过提供资金、商业信息情报、技术咨询与指导、低价的办公设备租赁等途径扶持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美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于1963年创办于费城,名为“大学城科学中心”。目前,美国高校主办的孵化器占国内孵化器的巧%。孵化器的出现顺应了企业家和科研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新建企业的成功率。据最新统计,在孵化器里诞生的新建企业其成功率高达80%,而未经孵化的新建企业成功率仅50%。

2.教育服务。

一是校企联合创办专业、开设课程。据调查,美国现有30%以上的高校有这种尝试,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和社区学院,这种比例均超过50%。更多的学校则接到企业公司为其雇员开设课程,社区学院和研究型大学的这种比例分别高达80%和70%以上。141二是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联合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高校接受企业的委托,由企业提供经费,学校设立学院、系或研究所,为企业培养高学历人才;二是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高校接受培训,并由企业提供培训经费的合作,或者由企业提供资金和场所,高校提供师资,就地设立教学点,进行人才培训。

3.咨询服务。

这是高校为所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几乎所有的美国高校都设立了咨询中心,且服务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教授咨询、也有学生咨询;既有为某项产品或某个企业的个别咨询,又有对整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咨询。咨询的对象涉及政府、企业、公司等,咨询的内容包括政策、管理、战略决策和技术发展等。

4.信息服务。

主要是指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交流、运用等方面的服务,它在高校社会服务的总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高校是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的地方,是重要的信息源,它们多处于智密区,学术交流频繁,又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从全美范围看,各类高校都程度不同地开展了各类信息服务。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建立有关地区经济、劳动力市场等数据库,为政府和本州人民提供信息;“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科技潮流的先驱,离不开斯坦福大学的智力源,其中包括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联系全美甚至全球的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克库德(Kirkwood)社区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为地方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地区信息传输系统,并成立“克库德经济开发和服务”机构,旨在为当地工商业提供商业信息,使其提高生产力和竟争力。为了使高等学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美国成立了许多专门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进行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有技术转让办公室、咨询公司、综合服务机构等。技术转让办公室主要是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的服务中心,其职能在于寻找新技术发明,评估其潜在市场价值;保护知识产权,为学校新技术发明申请专利,负责与私人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提供技术孵化站和部分启动经费;为创建的高技术公司寻

找管理人员,组织产品开发与营销。咨询公司是一种附属于高校的半商业性组织,主要由高校的科技人员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等咨询服务。综合服务机构是一种向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该机构除了向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服务外,还包括专利咨询、领取许可证、市场评估、财政规划等方面的服务。

(二)高校直接为社区服务

高校直接为社区服务主要有知识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多个方面。美国高等教育除关注在校正规学生的教育外,还特别注重为社会各界的成年人提供知识服务。各类高校倾尽全力来满足当地人们更换新职业、学习新技术的社会需求。各高校纷纷修改了人学的年龄限制,并为失业妇女建立起完善的儿童照料体系,同时高校还为成年学生安排了一些兼职工作,学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内从事这些校园服务。高校还主动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学制和授课时间,尽力满足当地各界人十、各种年龄的公民和各种职员的需要,为社会居民接受各类教育创造条件。除了面向社区的教学服务外,高校还为所在社区的居民提供常用的信息服务,如高校开放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校数据库、图书资料、信息等。同时,高校利用具有精良装备和设施这样的优势,主动为社区提供良好的装备和场所,如仪器设备、实验室、电脑、文娱设施、体育场馆等,促进和推动社区学院、社团和各类机构为解决社区现存的问题而共同努力。另外,高校还为当地社区居民开展咨询活动,如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的技术、管理问题、法律问题等,并为居民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高校向社区推出各种服务项目也是高校深入社区服务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在社区担任家教服务,开展陪老人和盲人读书活动。专门学院的学生为社区提供急诊服务,或在市政机构实习,等等。可见,高校直接介人社区生活,为社区提供服务已成为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特征

在对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和发展、运行及其主要形式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总结出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几大特征:

(一)社会服务的双向性

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并非只是高校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单向性活动,而是高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或社区相互协作、相互参与对方的活动以满足双方各自的需要,它们之间是一种逐步发展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在与企业联合办学、向企业转让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学校得到了资助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高校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源,企业则由于得到高校科学技术的支持,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员工的素质,双方实现了“双赢”。同时,高校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为社区提供各种服务,促进了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社区也为高校提供各种资助,包括资金、人员、实验与实习场地等等,支援高校教学与研究。

(二)社会服务的丰富性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多样且灵活,有高校与企业合作、高校与社区联合、高校之间联合服务等多种形式,且根据不同的需求,每种合作形式还有多种实施途径,如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方面,就有高校与企业联合创办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园区、联合办学等多种途径。关于社会服务内容也很丰富,主要有为产业、企业的服务,为市民的各类服务活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譬如,高校为社区服务就有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帮助无家可归者寻找住所、家教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等多项服务内容。美国高校还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结合社会、地方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同时,依靠高校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社会服务的针对性

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美国高校十分重视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的服务内容、手段,在促进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思想、信息和知识的双向流动,使高校自身总处于调整和变革中。如为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理想,美国州立大学对设立新专业的审查批准包括四个方面问题:该专业是否适应本地区需要,该专业在本州其他学校是否已经开设,该专业的生源情况,就业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这些课程设置和调整的要求都反映出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针对性,为美国社会培养出了更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同时也为社会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四)社会服务的实体化

美国高校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服务实践后,目前高校的社会服务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和人力输出。如果说过去高校主要是通过咨询、技术指导、成果转让等形式为社会服务,特别是经济服务还比较简单的话,那么现在美国高校的社会服务则是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社会有关部门合作成立联合体,建立或合作建立生产实体,直接承包企业中的某些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等方面的任务,直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通过服务实体的运行实现社会服务的正常化、规范化。自1973年来,美国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了345个合作中心,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企业界携手合作,相互流动,双方已形成了规范的、长期的合作。